[实用新型]一种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1982.5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5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邢和平;汤教颉;蔡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方振新材料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33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支架 手机耳机 放置槽 定模仁 动模仁 塑胶 成型硅胶 成型环槽 活动载具 密封外缘 专用模具 定模板 动模板 固接 注塑 本实用新型 防水性能 安装处 模具 匹配 外围 | ||
一种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专用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内部固接有定模仁,所述动模板内部固接有动模仁,所述定模仁和所述动模仁共同围成的空间内设有活动载具,所述定模仁设有若干第一放置槽,所述动模仁设有若干第二放置槽,每个第一放置槽匹配于一个第二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共同围成放置通道,放置通道用于放置所述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经第一次注塑而成的塑胶部分,所述活动载具的内侧设有成型环槽,成型环槽用于在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塑胶部分的外围成型硅胶密封外缘,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能够在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塑胶部分的基础上成型硅胶密封外缘使得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安装处的防水性能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壳体结构主要采用模块化装配,将相应零部件安装到支架上,再将支架安装到手机的前壳内,然后合上手机的后壳,即能够实现该零部件的组装。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可参见中国专利201220446853.4,其示出一种防水侧键结构,其中包含塑胶支架22以及密封圈23,塑胶支架22的周面开有环形槽,密封圈23安装环形槽内。当塑胶支架22安装至手机壳体内后,密封圈23外围收到手机壳体的压紧并产生形变,从而起到阻隔外部液体流入手机壳体内部的作用。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手机防水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现有技术中的手机耳机支架的防水结构采用如中国专利201220446853.4所示的“密封圈”与“环形槽”配合的结构,由于密封圈与耳机支架并非一体成型的,密封圈的内、外两侧事实上存在渗漏的缝隙或空间,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手机耳机支架的防水效果不佳,难于满足日益提高的消费者对手机防水性能的要求。因而,行业亟需能够生产更高防水性能的手机耳机支架的专用模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供一种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专用模具,其能够生产具有更高防水性能的手机耳机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专用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内部固接有定模仁,所述动模板内部固接有动模仁,所述定模仁和所述动模仁共同围成的空间内设有活动载具,所述定模仁设有若干第一放置槽,所述动模仁设有若干第二放置槽,每个第一放置槽匹配于一个第二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共同围成放置通道,放置通道用于放置所述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经第一次注塑而成的塑胶部分,所述活动载具的内侧设有成型环槽,成型环槽用于在所述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塑胶部分的外围成型硅胶密封外缘,所述动模仁固定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沿所述活动载具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块的外侧设有若干定位凸部,同一个放置通道的两端分别匹配于一个定位凸部和一个成型环槽。
具体地,所述活动载具设有若干个过孔,每个成型环槽匹配于一个过孔,每个过孔均穿设有一条放置杆,各条放置杆沿所述活动载具的长度方向排列,放置杆穿过活动载具,并局部进入放置通道中。
具体地,所述活动载具穿设有锁定杆,锁定杆沿所述活动载具的长度方向设置,每条放置杆的侧壁均设有弧形锁定缺口,锁定杆与各条放置杆的弧形锁定缺口配合,以使各条放置杆实现轴向定位。
具体地,所述活动载具供锁定杆穿过的过孔的内壁设有锁定槽,锁定槽沿所述过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放置杆的侧壁设有锁定凸条,当放置杆插入过孔,锁定凸条进入锁定槽,以实现放置杆的周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活动载具的内侧设有成型环槽,成型环槽用于在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塑胶部分的外围成型硅胶密封外缘,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能够在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塑胶部分的基础上成型硅胶密封外缘,使得最终的手机耳机防水支架成品在安装到手机壳体以后,手机耳机防水支架与手机壳体之间的缝隙减少,使得手机耳机防水支架的安装处的防水性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方振新材料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方振新材料精密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1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模具气辅成型防漏气机构
- 下一篇: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