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切换感应方式的LED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0801.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0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董先强;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7 | 分类号: | F21K9/27;F21K9/278;F21V23/04;F21V3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探头 感应方式 可切换 红外感应探头 本实用新型 雷达感应 整体更换 灯管 精细化 探头 光控 一体化 移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更换感应探头、结构新颖的可切换感应方式的LED灯管,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感应LED灯管都是一体化无法对感应方式或感应探头进行更换、每一款产品都需要做成不同的产品、不利于精细化生产,且若使用需求发生改变只能对灯管进行整体更换,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等问题,并且感应探头可根据需求采用光控感应探头、移动红外感应探头和雷达感应探头中的任意一种,更换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更换感应探头、结构新颖的可切换感应方式的LED灯管。
背景技术
LED灯管是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灯管之一,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灯具,LED灯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耗电量低至白炽灯的万分之一、荧光管的二分之一,使用寿命较之白炽灯、荧光灯和卤钨灯更长,可靠性强发热量低,无热辐射性,采用冷光源可以安全触摸,并且机械性能更佳、可回收无污染等优点,因此白炽灯的使用量是巨大的。
而LED灯管在目前如此大规模的应用中,对灯管的特殊应用功能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对光控、移动红外感应的控制以及雷达感应控制的应用,如果每一款产品都需要做成不同的产品,那么就会使产品的种类繁多,不利于精细化生产,因此设计一款整合通用性的光控、移动红外感应控制以及雷达感应控制的LED灯管是势在必行的。
中国专利局于2012年7月18日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模块式智能人体感应LED灯管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CN102588790A,该发明专利采用设计灯管模块、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三大可拆卸模块,可对三大模块进行拆卸、维修和更换,但若要对控制模块进行更换或维修时,还是略显麻烦,需要将灯管拆下将灯壳拆卸之后才能对内部的控制模块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因此若只是对单个灯管进行更换的话还不麻烦,可若是要对大批量的灯管进行更换的话将会产生极大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目前市面上的感应LED灯管都是一体化无法对感应方式或感应探头进行更换、每一款产品都需要做成不同的产品、不利于精细化生产,且若使用需求发生改变只能对灯管进行整体更换,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更换感应探头、结构新颖的可切换感应方式的LED灯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切换感应方式的LED灯管,包括堵头、灯管和LED灯板,所述LED灯板通过胶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灯管内部,所述堵头设有两个,分别为感应器堵头和普通堵头,感应器堵头和普通堵头连接在灯管两端,所述感应器堵头内设有驱动感应控制模块,驱动感应控制模块与LED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感应控制模块上设有驱动电源和探头安装口,所述感应器堵头上设有一个探头安装孔,所述驱动感应控制模块连接一个感应探头。驱动感应控制模块采用驱动电源和探头安装孔一体化的设计安装方式,节省了单独设置感应模块所需的体积,减小了灯管的总体积,并且一体化设计使得从感应探头到控制电源的反应时间更短,反应速度更快,间接加强了感应探头的感应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探头采用外设的方式安装在可切换感应方式的LED灯管外部。外设的感应探头可方便地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无需对灯管拆卸,仅需使灯管处于断电状态即可方便又安全地进行更换或维修等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探头包括光控感应探头、移动红外感应探头和雷达感应探头中的任意一种。光控感应探头、移动红外感应探头和雷达感应探头均是同种接口,即在同样的探头安装口上可对三中感应探头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随意选择,进行安装或更换等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器堵头上的探头安装孔与驱动感应控制模块上的探头安装口相互适配,探头安装孔和探头安装口开口的孔形状一致,孔径大致相同。孔形状一致,孔径大致相同有利于提高其安装稳定性和安装完成后整体的密封性,较高的密封性能够防止尘埃、灰尘等进入灯管内部,导致个组件、元件受损或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0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