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压二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0006.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9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海军;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臣泰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一端开口 切边刀 凹孔 冲压 管件 模腔 模具 本实用新型 定位销 下模 面积使用率 侧部设置 插入定位 冲压模具 定位销孔 高低不平 径向偏移 上模盖合 生产效率 图纸要求 冲压面 设置孔 整形 检具 上模 销孔 合格率 厂房 节约 加工 改进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二道模具,下模上设置成型凹孔A,上模上设置成型凹孔B,上模盖合在下模上使成型凹孔A和成型凹孔B组合形成模腔,管件设置在模腔内,该冲压二道模具,还包括成型切边刀A和成型切边刀B,模腔包含一端开口部和另一端开口部,在下模上,对应一端开口部的位置设置成型切边刀A,在下模上,对应另一端开口部的位置设置成型切边刀B;下模上设置孔A,管件的侧部设置孔B,孔A和孔B组合形成与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销孔,定位销插入定位销孔内。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冲压模具,管件没有径向偏移,冲压面没有高低不平,长短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减少整形过检具,节约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合格率,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了厂房面积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压二道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作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之一,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和重要的生产设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大批量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削加工等优点;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等优点。
在管件冲压过程中,现有的技术情况是以管件形状定位,冲压后两冲压面有高低不平,达不到图纸要求,需要靠人工整形过检具来满足,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节约了加工成本的冲压二道模具。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冲压二道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和管件,下模上设置成型凹孔A,上模上设置成型凹孔B,上模盖合在下模上使成型凹孔A和成型凹孔B组合形成模腔,管件设置在模腔内,还包括成型切边刀A和成型切边刀B,模腔包含一端开口部和另一端开口部,在所述下模上,对应一端开口部的位置设置成型切边刀A,在所述下模上,对应另一端开口部的位置设置成型切边刀B。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该冲压一道模具还包括定位销,下模上设置孔A,管件的侧部设置孔B,孔A和孔B组合形成与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销孔,定位销插入定位销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该冲压二道模具还包括压片A和压片B,在所述上模上,对应成型切边刀A的位置上设置用于辅助成型切边刀A对管件进行切割的压片A,在所述上模上,对应成型切边刀B的位置上设置用于辅助成型切边刀B对管件进行切割的压片B。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片A与上模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片B与上模为一体式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1、管件成型后能够切边,使冲压面没有高低不平,长短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减少整形过检具,节约了加工成本。2、模具改为孔定位(定位销孔和定位销组合定位),管件放入模腔内,用定位销插入管件和下模版定位销孔内,启动冲床电源开关,使上模下移,开始冲压,管件成型切边,完成后,模具上移,取出管件。3、提高了合格率,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了厂房的面积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案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与下模组合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销孔和定位销组合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臣泰制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臣泰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0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冲压模用夹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