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保险杠用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8813.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4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宏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套管 弹簧 固定套管 底杠 保险杠 汽车保险杠 减震装置 压缩弹簧 限位块 汽车 中心对称分布 消耗 本实用新型 挡板 表面固定 缓冲车辆 缓冲空间 活动连接 活动套环 活动套接 外表面套 装置结构 触发板 两侧壁 撞击力 套接 位块 抵消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用减震装置,汽车底杠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自然弹簧,第一自然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险杠,汽车底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套管,固定套管分别以汽车底杠底部的中心对称分布,第二自然弹簧的底部与活动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套管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环,固定套管的外表面套有第一压缩弹簧,触发板与保险杠的底部接触,活动套管的两侧壁分别插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表面与活动套管活动连接,限位块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挡板。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利用第一压缩弹簧的预应力对撞击的力进行抵消和通过第一自然弹簧的缓冲空间的配合消耗,从而达到了消耗和缓冲车辆撞击力的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保险杠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前后端装有保险杠,主要是用来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
目前,现有的汽车保险杠都是通过缓冲垫或者缓冲材料来达到防护汽车减震的目的,但是这样的防护对车辆的减震效果不太理想,对车辆保护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利用预应力和缓冲空间来对车辆撞击的力进行抵消和消耗,从而加大了车辆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保险杠用减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汽车保险杠的防护对车辆的减震效果不太理想,对车辆保护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利用预应力和缓冲空间来对车辆撞击的力进行抵消和消耗,从而加大了车辆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保险杠用减震装置,包括汽车底杠,所述汽车底杠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自然弹簧,所述第一自然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险杠,所述汽车底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分别以汽车底杠底部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套管的底部插入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表面与固定套管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管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自然弹簧,所述第二自然弹簧的底部与活动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管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环,所述固定套管的外表面套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顶部与汽车底杠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底部与活动套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受力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底部与保险杠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环的底部插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与活动套管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活动套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贯穿保险杠,且延伸至保险杠的底部,其活动杆的末端与触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触发板与保险杠的底部接触,所述活动套管的两侧壁分别插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活动套管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在限位块的表面,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左侧与活动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凹槽,所述限位块位于活动套管内部的一侧与活动杆抵压接触,所述限位块位于活动套管外部的顶部与活动套环的底部抵压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自然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均力板,两个所述均力板的另一侧分别与汽车底杠的底部和保险杠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管的底部固定套接有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底部与保险杠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位于活动套管外部的横向长度大于活动套环与活动套管之间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受力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减震的塑料软性横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保险杠用减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宏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宏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8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碰撞吸能装置、前纵梁、车架以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