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预制舱的侧进前出集中接线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8443.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盼;汪逍旻;鄢庆锰;郑宁敏;江能明;陈晓捷;林传伟;陈旭海;黄忠群;田杨裔;林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柜体 熔接配线箱 接线柜 前柜门 尾缆 预制 本实用新型 走线槽 柜门 接线 施工 光缆 光缆接头 互不干扰 结构要点 维护方便 有效分离 高效率 柜门的 旁侧面 配线箱 布线 进线 拉断 走线 远景 出线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舱中的接线柜,特别是一种用于预制舱的侧进前出集中接线柜,包括有柜体和免熔接配线箱,柜体包括有前柜门和安装在前柜门内侧的尾缆走线槽,其结构要点在于,柜体还包括有位于柜体左侧或者右侧的旁侧柜门以及安装在旁侧柜门内侧的光缆走线槽;免熔接配线箱为一种侧进前出的配线箱,该免熔接配线箱对应于旁侧柜门的旁侧面上分布有光缆接头,而对应于前柜门的正面上分布有尾缆接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进线与出线在空间上有效分离,互不干扰,实现高效率施工;避免重叠,布线清晰简单,施工维护方便,避免了光缆拉断尾缆的接线风险;给走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远景施工时也更容易进行而不影响前期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舱中的接线柜,特别是一种用于预制舱的侧进前出集中接线柜。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大多采用二次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由于舱内二次设备需要和变电站现场的其它设备连接,因此设置集中接线柜转接预制舱内外光缆连线,集中接线柜内安装免熔接配线箱,采用前进前出方式进行接线,光缆和尾缆均由屏柜正面的槽走线,参照附图1,具体为:预制舱外光缆经舱体进线口进入预制舱后,经集中接线柜内的竖向走线槽接入到免熔接光纤配线箱,并与箱体前面的预制光缆插座接口对接;经箱内跳纤转接后,通过同样布置在箱体前面的转接光口出线,与舱内设备相连。这种前进前出的接线方式源于预制舱自身的特点,即预制舱内屏柜均靠墙布置,却存在如下问题:
1、通常110kV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预制舱多芯光缆接线数量在40~60根左右,多芯尾缆接线数量超过100根,屏正面的槽内走线量巨大,单一的正面施工空间难以满足大量现场接线,使得这种大量的现场接线工作量大且效率低;
2、舱内尾缆接线在厂内完成,而光缆接线在变电站现场完成,进线和出线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柜内同样的竖向、横向走线槽,两者走线位置会出现重叠,导致光缆布线错综复杂,施工维护不便,从而增加施工难度。另外光缆现场接线时容易拉断尾缆,增加现场接线风险。
3、另外,由于接线柜正面槽内接线较多,远景施工时容易影响前期接线,不利于变电站运行、维护和扩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降低现场接线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施工维护方便、有利于变电站运维和扩建的用于预制舱的侧进前出集中接线柜。
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预制舱的侧进前出集中接线柜,包括有柜体和免熔接配线箱,柜体包括有前柜门和安装在前柜门内侧的尾缆走线槽,其结构要点在于,柜体还包括有位于柜体左侧或者右侧的旁侧柜门以及安装在旁侧柜门内侧的光缆走线槽;免熔接配线箱为一种侧进前出的配线箱,该免熔接配线箱对应于旁侧柜门的旁侧面上分布有光缆接头,而对应于前柜门的正面上分布有尾缆接头,从柜体所在地面的光缆进线口引入预制舱的光缆沿着安装在旁侧柜门内侧的光缆走线槽敷设后,接入免熔接配线箱上的光缆接头,经过免熔接配线箱箱内跳纤转接后连接到尾缆接头上,尾缆与免熔接配线箱的尾缆接头连接,并沿着前柜门内侧的尾缆走线槽走线,最后从前柜门下端延伸到柜体外与舱内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8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