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材淬火拉伸装置及铝材淬火拉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7780.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7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瑞;程仁寨;肖栋;张涵源;姜爱玉;张洪辉;张启东;王从昆;杨云东;李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口南山铝压延新材料有限公司;航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C21D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琳琳 |
地址: | 265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 铝材 固定框 拉伸装置 拉伸系统 拉伸组件 钢索 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 热处理设备 驱动 残余应力 电机组件 方向移动 固定铝材 生产效率 铝合金 伸缩 减小 矫直 冷却 | ||
一种铝材淬火拉伸装置及铝材淬火拉伸系统,属于铝合金热处理设备领域。该铝材淬火拉伸装置包括分别用于固定铝材两端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及用于驱动第二固定框向远离第一固定框方向移动的拉伸组件,拉伸组件包括与第二固定框连接的钢索及用于驱动钢索伸缩的电机组件。本实施例提供的铝材淬火拉伸装置能够有效减小或消除铝材淬火时因冷却不均产生的残余应力,从而克服型材淬火后的难矫直、成品率低等缺陷,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铝材淬火拉伸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热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材淬火拉伸装置及铝材淬火拉伸系统。
背景技术
铝挤压材由于具有密度低、耐蚀性强、导电性和成型性好及强度适中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轨道列车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船舶、电力、建筑等行业中。对于应用于承载、连接件的铝挤压材,如紧固件等,因需要较高的强度因此多采用2xxx系、5xxx系或7xxx系铝合金,其中,2xxx系和7xxx系铝合金因淬火敏感性强,挤压变形抗力大,难以实现挤压在线淬火,通常需要采用离线淬火炉进行固溶热处理和淬火。
但是对于小规格或不等壁厚的铝挤压材,在离线淬火冷却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不同壁厚或不同位置处的冷却速率不同,造成铝挤压材在冷却过程中局部收缩速率不同而产生扭拧、弯曲或局部变形等现象,这将引发以下问题:1增加淬火后铝挤压材装筐、拉伸等工序的操作难度,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2若淬火冷却变形量过大,往往通过矫直拉伸难以矫正,使铝挤压材产品平面间隙、扭拧度、弯曲度等外形尺寸超出公差要求,从而导致产品报废或增加整形工序,造成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降低,提高生产成本;3若淬火冷却变形量过大,通过矫直拉伸难以完全消除残余应力,从而导致在机加工和最终产品服役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上升,严重影响到铝挤压材的生产和使用。
因此,开发一种工艺方案或装置解决铝挤压材离线淬火冷却变形,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降低使用过程中质量问题风险具有显著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材淬火拉伸装置,其能够使铝材进行固溶热处理和淬火冷却后不发生明显淬火变形,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减小残余应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材淬火拉伸系统,其能够降低铝材淬火冷却变形并减小形变应力,提高铝材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材淬火拉伸装置,其包括分别用于固定铝材两端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及用于驱动第二固定框向远离第一固定框方向移动的拉伸组件,拉伸组件包括与第二固定框连接的钢索及用于驱动钢索伸缩的电机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与钢索抵压以改变其延伸方向的滑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固定框铰接有用于与钢索连接的吊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均包括固定环、多个两端分别与固定环连接的横向杆及多个两端分别与固定环连接的纵向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横向杆和纵向杆上均设有多个用于通过螺栓固定铝材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横向杆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可沿其轴线移动的横向固定筒,横向固定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卡接铝材的L形的卡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组相邻的横向固定筒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第一固定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纵向杆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可沿其轴线移动的纵向固定筒,纵向固定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卡接铝材的L形的卡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组相邻的纵向固定筒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第二固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口南山铝压延新材料有限公司;航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未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口南山铝压延新材料有限公司;航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南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7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