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作胎面胶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2025.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运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2 | 分类号: | B29C33/42;B29C33/1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33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胎面胶 轮胎 本实用新型 抓地力 模具 刹车 技术方案要点 轮胎胎面胶 表面设置 高速行驶 两端开口 模具生产 气泡形成 使用寿命 凸起结构 不规则 排气孔 凹陷 底面 制作 发热 挤压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作胎面胶的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具生产的轮胎胎面胶表面容易因为气泡形成不规则的凹陷,导致轮胎的抓地力和刹车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模板的表面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挤压胎面胶以形成胎面纹路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使用本实用新型生产的轮胎具有良好的抓地力和刹车性能,而且轮胎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发热少,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翻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制作胎面胶的模具。
背景技术
翻新轮胎是把磨损的旧轮胎经过打磨、处理、铺胶、硫化等工序重新获得的一种与新轮胎性能相近的轮胎,翻新轮胎的成本通常比新轮胎低50%至70%,而且具有环保,减少黑色污染,创造社会效益等优点。目前,我国轮胎生产业发展迅速,已跃居世界第四生产大国,而我国的轮胎翻新业却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的轮胎翻新率只有15%左右,因此,很有必要抓住轮胎翻新业潜在的商机,在技术、设备、质量等方面采取得力的措施,抢占轮胎翻新市场,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367441U,公告了一种轮胎预硫化翻新设备,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分为上模和下模的硫化模具,所述硫化模具合模后的内腔采用底部弧形设计,内腔与待翻新轮胎的胎冠与胎肩配合,所述下模加工花纹结构,所述上模按照轮胎冠部曲线加工为弧形底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合模内腔底部弧形设计,提高了轮胎材料的整体利用率,改善轮胎肩部发热。但是,该方案中的模具在制作胎面胶的纹路结构时,合模内腔中的气体将难以从合模内腔中排出,导致胎面胶在制作纹路结构时胎面胶的表面容易因为气泡形成不规则的凹陷,进而影响翻新轮胎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胎面胶的模具,使用该模具生产的轮胎胎面纹路清晰,具有良好的抓地力和刹车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作胎面胶的模具,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表面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挤压胎面胶以形成胎面纹路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模板在胎面胶上印制胎面纹路时,模板挤压胎面胶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使得胎面胶在制作胎面纹路时胎面胶的表面不易因为气泡而形成不规则的凹陷,进而使胎面胶上印制的纹路结构更加清晰,可提高轮胎的抓地力和刹车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起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底面上的三个条形凸起,三个所述条形凸起的长度方向均沿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三个所述条形凸起包括一个第一条形凸起和两个对称分布在第一条形凸起两侧的第二条形凸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模板在胎面胶上印制胎面纹路时,由于三个条形凸起的长度方向均沿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使印制出来的胎面纹路具有沿胎面胶长度方向的纹路槽,当胎面胶与路面摩擦接触时,胎面纹路与路面形成点接触,减小了胎面纹路与路面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减小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与地面的摩擦,减少轮胎表面的发热,特别适用于高速行驶的轮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凸起背离第一凹槽底面的表面上设置有沿第一条形凸起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凹槽的设置使第一条形凸起印制出来的纹路槽内具有与第二凹槽形状相配合的凸块,进而增加第一条形凸起印制出来的纹路槽的结构强度,使轮胎表面更加耐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凸起呈波浪形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条形凸起印制出来的纹路槽呈波浪形,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不易发生打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纵截面呈倒梯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运轮胎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运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2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胶模具的边框对合结构
- 下一篇:十字插头外皮拆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