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供热用户温度的远程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1905.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山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1V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阀 测量系统 网关 集中供热用户 无线通信模块 远程测量系统 供热管理 供热企业 控制中心 灯开关 第一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供热需求 节能减排 网关设置 循环泵均 用户房间 回水 电连接 循环泵 原有的 检测 布线 放水 入水 替换 个性化 供热 室内 互联网 监测 灵活 通信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中供热用户温度的远程测量系统,包括网关、供热管理控制中心、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循环泵,所述网关设置在用户房间原有的灯开关处,用于替换房间原有灯开关,所述网关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网关的外表面设有面板,所述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循环泵均各自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能够通过互联网与供热管理控制中心通信。本测量系统无需布线,安装位置灵活;此外,本测量系统不但能检测用户室内温度,还能够检测入水和回水温度,便于供热企业对用户进行管理,也有助于供热企业对用户放水和窃热的监测;该测量系统能够实现用户个性化供热需求,在提高用户供热体验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供热用户温度的远程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一到冬季多数城镇都采用集中供热,利用保温管道将热水从热源送到千家万户。由于管网面积大,水力学平衡很难调节,流量不足的地方用户体感冷,流量太大的地方,用户热得经常开窗。冷的用户热费缴纳率低,为了使冷的用户暖和些,政府往往要求热源过度供热,这样不但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大大提高了供热企业的成本,使企业效益降低,不利于供热企业的发展。
实现温度逐户调控,实现水力学平衡和热力学平衡的自动调节,一直是供热领域努力的目标。
早期曾有些企业采用赠送有线电话的方式,在电话中内置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经过调制加载到铜电话线上实现远传。但目前有线电话保有量呈减少的趋势,而且铜线也被淘汰,变成光纤了。另外,有些用户将电话放到温度较低的窗台上,也会导致测温不准。
分户热计量系统也是实现逐户温度测量控制的一种方式,但就很多地区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不好,基本都处于闲置状态,部分设备已被用户拆除,而且拆除的越来越多。在这种方式中热量表、温度传感器、控制阀等都是通过有线来连接,一般在走廊布线,集中到配电箱中,再通过移动电话无线通讯网实现远传。这种布线安装方式成本高,设备大多采用有线特别是明线安装,在楼道和走廊布线杂乱,大大减低了用户体验。
近年来,供热领域在逐户实现温度测控的方向上,进展缓慢,多数还依靠打电话、在贴吧、微信上留言的途径进行供热质量反馈,依靠人工来调节主管道的阀门,调节水力学平衡的手段和效果还很粗放。
此外,热用户对温度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青壮年对温度要求不高,孩子特别是老年人对温度要求较高,有些房屋处于空置状态,只要不结冰就行,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国家还提倡北方用户学习南方用户,逐渐习惯多穿衣服,适当降低室内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中供热用户温度的远程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能够实现用户个性化供热需求,在提高用户供热体验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中供热用户温度的远程测量系统,包括网关和供热管理控制中心,所述网关设置在用户房间原有的灯开关处,用于替换房间原有灯开关,所述网关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网关的外表面设有面板,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采集室内的温度信息,并将该温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供热管理控制中心。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设置在进户管道上,所述第二电动阀设置在回水管道上;所述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均包括阀体和电动头,所述电动头内设有电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电机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机还与所述阀体连接,控制阀体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紧贴阀体设置,所述阀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采集阀体的温度信息,并将该温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网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山,未经张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19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暖管抗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尘车间的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