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识别控制功能的电容器投切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0710.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牛林岗;牛敏将;孙建红;孙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安捷科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赵静然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信息产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投切开关 外接电源 相线 线路控制器 控制器 控制功能 自动识别 电连通 接线柱 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 连续设置 轴流风机 轴流风 警报 连通 机电 | ||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识别控制功能的电容器投切开关,包括电容器投切开关单元、线路控制器、外接电源L相线、外接电源N相线、电容器。所述电容器投切开关单元包括:电容器投切开关、轴流风机、识别控制器。所述电容器投切开关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第1至第12接线柱。所述第1至第12接线柱分别通过识别控制器与线路控制器、外接电源L相线、外接电源N相线及轴流风机电连通。所述识别控制器用于识别电容器投切开关与线路控制器、外接电源L相线、外接电源N相线的电连通关系,并在所述电连通关系错误时发出警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识别控制功能的电容器投切开关。
背景技术
电容器投入时会产生的涌流,涌流的大小与线路阻抗有关,与电容器投入时电容器与电源间的电压差有关。在极端的情况下,涌流可以超过100倍的电容器额定电流。如此巨大的涌流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对电网产生干扰,因此人们总是希望涌流越小越好。为了减少电容器投入时的涌流,人们发明了投切电容器专用接触器,此类器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限流电阻首先接入电路使电容器预充电,从而减小电源与电容器间的电压差,然后主触点将限流电阻短路掉。此类器件通常可以将涌流降低到5倍以下,但切除电容器时的电弧不可避免,因此对接点的要求较高以保证足够的使用寿命。
现有电容器投切开关一般根据投切电容的类型分为共补型投切开关和分补型投切开关。这两种投切开关的接线方式并不相同,但是现有投切开关为了方便生产,其对外接口,尤其是接线柱一般具有相同的排列方式和数量,这就容易导致用户误将共补型投切开关装入分补型补偿控制电路或将分补型投切开关装入共补型补偿控制电路,从而导致不能产生有效控制甚至发生线路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容器投切开关的接线柱一般具有相同的排列方式和数量,从而导致用户可能接错投切开关,导致不能产生有效控制甚至发生线路安全事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识别控制功能的电容器投切开关,包括电容器投切开关单元、线路控制器、外接电源L相线、外接电源N相线、电容器。所述电容器投切开关单元包括:电容器投切开关、轴流风机、识别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器投切开关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第1至第12接线柱、第一A相接线柱、第一B相接线柱、第一C相接线柱、第二A相接线柱、第二 B相接线柱、第二C相接线柱。所述第1至第12接线柱分别通过识别控制器与线路控制器、外接电源L相线、外接电源N相线及轴流风机电连通。所述第一 A相接线柱、第一B相接线柱、第一C相接线柱分别与三相线路的A、B、C相线路电连通。所述第二A相接线柱、第二B相接线柱、第二C相接线柱分别与电容器的A、B、C相接线柱电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控制器用于识别电容器投切开关与线路控制器、外接电源L相线、外接电源N相线的电连通关系,并在所述电连通关系错误时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安捷科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安捷科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0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型自愈式电容器
-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多功能无功补偿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