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0515.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王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36/04;A47J3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 放置区 锅体 盖合 锅具 胶圈 本实用新型 基体外周缘 锅沿 内壁 重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具,包括锅盖和内壁设有涂层的锅体,锅体在锅沿处形成供锅盖盖合的放置区,所述放置区表面为涂层,所述锅盖包括基体,基体外周缘设有胶圈,锅盖依靠自重压紧胶圈以盖合在放置区的涂层上。避免较重的锅盖碰坏锅体的涂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炖锅的锅体与锅盖多为搪瓷结构,搪瓷层硬度高,耐磨性较好。搪瓷层的不粘性相比于不粘的涂层来说较差,因此现有锅体在炖煮后易粘锅,较难清洗。而锅体内壁采用不粘的涂层时,在炖煮过程中,由于蒸汽排出会不断顶起锅盖,锅盖上下抖动将不断敲击锅体锅沿。然而,由于锅盖重量较重,易使涂层遭到破坏而脱落。除不粘涂层外,其它涂层也一样,在长期硬性且力道较大的碰撞过程中,容易脱落。
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避免锅体和锅盖的硬性碰撞,防止较重的锅盖碰坏锅体的涂层。
还提供一种应用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具,包括锅盖和内壁设有涂层的锅体,锅体在锅沿处形成供锅盖盖合的放置区,所述放置区表面为涂层,所述锅盖包括基体,基体外周缘设有胶圈,锅盖依靠自重压紧胶圈以盖合在放置区的涂层上。
在锅盖上设有胶圈,并依靠较重的锅盖,将胶圈压紧以使锅盖自身盖合在放置区的涂层上。锅盖借助胶圈与涂层柔性接触,有效避免了拿放或者烹饪过程中,重量较重的基体对涂层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圈和放置区之间具有将锅体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连通的蒸汽通道。在烹饪沸腾时,产生的蒸汽从该蒸汽通道流出,避免锅体内部气压过大而顶起锅盖,防止烹饪过程中锅盖的上下抖动。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圈下表面或者放置区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将胶圈架高而使胶圈下表面和放置区表面之间形成蒸汽通道;或者,所述胶圈下表面或者放置区设有内凹部,内凹部形成蒸汽通道。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圈的下表面具有和放置区表面形状对应的压接段,放置区具有与锅体内壁连接的弯曲段,所述压接段延伸至该弯曲段。通过形状和放置区表面对应的压接段,并且压接段延伸至放置区的弯曲段处,从而保证锅盖在平移过程中,基体的其它部位不会碰触到涂层。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体在锅沿处形成向外的翻边,翻边的上表面作为所述放置区。锅体直接在锅沿处形成翻边,将翻边作为锅盖放置区,外形简洁,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盖为搪瓷锅盖,外周缘的下表面具有烧结架痕,所述胶圈覆盖于所述烧结架痕上;所述锅盖厚度为2.5-5mm。搪瓷锅盖制作过程中需经过烧结工艺,锅盖在烧结过程中具有支撑留下的烧结架痕,将支撑点选择为锅盖的外周缘,因此在安装胶圈后,胶圈即可将烧结架痕遮盖,从而改善外观。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周缘的下表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安装槽,胶圈安装于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卡住胶圈的卡沿。胶圈安装于安装槽,通过卡沿卡住胶圈以防止其脱落。另外,胶圈安装在外周缘的下表面,锅盖盖合后,胶圈隐藏锅盖和锅体之间而不易被观察到,视觉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具有内侧边和外侧边,内侧边形成所述卡沿,所述卡沿位于锅体的内侧壁之内。为了避免卡沿和涂层接触,将卡沿设置于侧边且位于锅体的内侧壁之内,从而避免锅盖盖合后,卡沿碰触的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0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