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装聚合物锂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0211.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孟磊;王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胜邦通讯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8;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 铝箔 聚合物基体 电解质体 内叠层 聚合物锂电池 软包装 电极座 收边 填充聚合物基体 本实用新型 聚合物电池 表面设置 导热性能 顶部设置 二次包装 使用寿命 电极体 体内部 转化层 底端 底封 连合 封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装聚合物锂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包体,以及设置在电池包体表面的铝箔,铝箔外套装有外软塑包,外软塑包通过设置在铝箔两侧的U形槽和铝箔安装在一起,电池包体底端设置有胶连底,胶连底通过底封封装在电池包体的底部,电池包体内部设置内叠层,电池包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极座,且电极座表面设置有电极体,内叠层包括截面呈多个S型组合的聚合物基体,以及填充聚合物基体的截面呈U型的转填电解质体,且转填电解质体末端固定连接有侧收边,且侧收边逆时针包裹聚合物基体,聚合物基体和转填电解质体接触面之间设置有连合转化层,二次包装的外软塑包和内叠层的电池包体提供了聚合物电池更长久的使用寿命和导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包装聚合物锂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可以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两大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与液态锂离子都是相同的,电池的工作原理也基本一致,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解质的不同,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液体电解质,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以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来代替,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胶体电解质,由于对于锂电池安全性的考虑,在锂离子电池的六大元件中,正极材料占总成本的35%,是最贵的材料,降低正极的材料成本是降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成本的关键所在。
例如,申请号为201520412886.0,专利名称为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专利:
其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依次层叠后绕卷而成电极芯,电极芯的外包覆有铝塑膜,正极片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正极片构成,并通过电极芯与铝塑膜之间设有包胶,并通过包胶和电极的卷绕形式,以及电极的挤出构成降低成本。
但是,现有的聚合物锂电池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的锂电池为器安全性大多采用高性质稳定材质的聚合物,一般锂离子技术使用液体或胶体电解液,因此需要坚固的二次包装来容纳可燃的活性成分,这就增加了重量和成本,另外也限制了尺寸的灵活性,在聚合物电池多数是软包电池,采用铝塑膜做外壳,但电解液并没有改变,这种电池同样可以薄型化,其低温放电特性比聚合物电池更好,而材料能量密度则与液态锂电池、普通聚合物电池基本一致,但因为使用了铝塑膜,因此比普通液态锂电更轻,同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解质化学变化,产生的热量使得其电解液同样容易起包,膨胀和燃烧,良好的聚合物良好的包装性使得其散热性能较差,从而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装聚合物锂电池结构,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包装聚合物锂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包体,以及设置在电池包体表面的铝箔,所述铝箔外套装有外软塑包,所述外软塑包通过设置在铝箔两侧的U形槽和铝箔安装在一起,所述电池包体底端设置有胶连底,所述胶连底通过底封封装在电池包体的底部,所述电池包体内部设置有内叠层,所述电池包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极座,且所述电极座表面设置有电极体;
所述内叠层包括截面呈多个S型组合的聚合物基体,以及填充聚合物基体的截面呈U型的转填电解质体,且所述转填电解质体末端固定连接有侧收边,且所述侧收边逆时针包裹聚合物基体,所述聚合物基体和转填电解质体接触面之间设置有连合转化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体包括电极总片,所述电极总片末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层卡贴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极座的电极体的若干所述层卡贴片分别电性连接在聚合物基体和转填电解质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基体中填充的转填电解质体在胶连底内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座和外软塑包接触面设置有绝缘封条,且所述绝缘封条填充在外软塑包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胜邦通讯配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胜邦通讯配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0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自动翻转托底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柱锂电池点焊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