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土壤线虫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9514.6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6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自然卫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虫 滤纸 本实用新型 过滤组件 土壤线虫 收集盘 外套管 滤网 分离装置 内套管 土壤 简易 嵌套 分离效果 土壤颗粒 制作方便 游动 固定卡 重量轻 套管 放水 管壁 滤出 全程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土壤线虫分离装置,包括线虫收集盘和设于线虫收集盘中的线虫过滤组件,所述线虫过滤组件包括外套管、内套管、滤网以及滤纸,所述滤网位于滤纸之下,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嵌套使用以将所述滤网和滤纸的边缘固定卡在内套管与外套管的管壁之间;所述线虫过滤组件用于放置带有线虫的土壤,所述线虫收集盘用于盛放水和收集滤出的线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重量轻,使用和携带都十分方便。由于土壤线虫较小,足够通过滤纸,而土壤颗粒较大而不能通过滤纸,从而实现线虫与土壤的分离,本实用新型完全无搅拌,全程利用线虫自身的游动实现线虫与土壤的分离,从而使得分离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样品采集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简易土壤线虫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线虫是线虫动物门(Aschelminthes),线虫纲(Nematoda),是动物界中数量最丰者之一。线虫存在于土壤、植物、动植物组织中,其具有分布广泛、在食物链中占有关键位置,对环境的养分和干扰响应迅速、结构鉴定方法简单且结构与功能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线虫常被看作是指示土壤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且,线虫的传播速度较快,因此,线虫被作为植物病害、进出口货物、土壤等领域检验分析的对象。
线虫分离技术最初是Baermann提出来的,它由直径8-10厘米的玻璃漏斗和漏斗内的一个筛网组成,漏斗出口连接一端胶管并通过止水夹控制出口的开闭,受检样品在线虫分离器中用水浸泡8-10小时,内含的线虫游离到水中,并过筛孔沉积于漏斗底部的胶管内,开启止水夹,线虫从胶管流出被收集。
目前,用于植物寄生线虫和土壤线虫的分离装置主要是依靠分离漏斗在操作室内直接进行,或者现有的较为复杂和精准的分离仪器。但往往科研工作者需要进行野外考察取样,复杂的分离工具则不适合携带,甚至容易损坏,不轻便,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简易土壤线虫分离装置,其使用方便、能够轻松快速的将土壤中的线虫分离出来,能有效减轻野外取样的负担,同时便于携带,分离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简易土壤线虫分离装置,包括线虫收集盘和设于线虫收集盘中的线虫过滤组件,所述线虫过滤组件包括外套管、内套管、滤网以及滤纸,所述滤网位于滤纸之下,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嵌套使用以将所述滤网和滤纸的边缘固定卡在内套管与外套管的管壁之间;所述线虫过滤组件用于放置带有线虫的土壤,所述线虫收集盘用于盛放水和收集滤出的线虫。
作为优选地,所述线虫收集盘之上还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维持装置相对好的密闭性,并防止水分蒸发从而保证线虫过滤中具有足够的湿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套管的管壁上具有缺口部,缺口部的设置为内套管嵌套进外套管时提供压缩空间,同时,内套管的弹性可将滤网和滤纸压紧在外套管的内筒壁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内筒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均匀设有限位翻边,限位翻边的作用在于内套管嵌套进外套管的过程中对内套管嵌入深度进行限位,防止内套管下端伸出外套管而造成滤纸和滤网从内套管与外套管的管壁之间“逃逸”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都为PVC管,PVC材质的套管重量轻,弹性好,耐用成本低,且便于携带。
作为优选地,所述滤网为尼龙网,其用于固定滤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重量轻,使用和携带都十分方便。由于土壤线虫较小,足够通过滤纸,而土壤颗粒较大而不能通过滤纸,从而实现线虫与土壤的分离,本实用新型完全无搅拌,全程利用线虫自身的游动实现线虫与土壤的分离,从而使得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自然卫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自然卫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9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