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隔式走线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9417.7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0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洒洒;颜天信;唐麟;杨贤良;章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中隔板 侧板 走线槽 弹片 凸出 线槽 电路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弹片连接 一端连接 分隔 两边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隔式走线槽,涉及线槽技术领域。中隔式走线槽包括底板、侧板和中隔板;两个侧板分别连接在底板的相对两边,中隔板连接在底板上、且位于两个侧板之间;侧板包括基体和弹片,基体的一端连接在底板上,弹片连接在基体的另一端上,弹片向中隔板凸出。中隔板使强电路和弱电路相互分隔,避免弱信号受到强信号的干扰。弹片向所述中隔板凸出,能够有效阻止线路从线槽内部意外脱离,对线路起到有效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隔式走线槽。
背景技术
现有走线槽的截面形状一般为U字形,线路铺设在其内部,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但是,线路容易从走线槽内意外脱离,使线路失去保护。
此外,现有很多工业设备都需要连接强弱电,相应的需要布置强电路和弱电路。为了线路布置规范,一般将强电路和弱电路在同一个区域进行布线,也就是采用同一走线槽。这样,容易导致弱信号受到强信号的干扰,使设备运行出现异常。如果将强电路和弱电路分开布置,采用不同的走线槽,这样,也会增加成本,线路布局杂乱。
因此,设计一种走线槽,使线路不易脱落,强电路和弱电路不会相互干扰,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隔式走线槽,其使线路不易脱落,强电路和弱电路不会相互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中隔式走线槽包括底板、侧板和中隔板;
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所述中隔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所述侧板包括基体和弹片,所述基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弹片连接在所述基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弹片向所述中隔板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基体上,所述限位部连接在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所述限位部的上端相对所述限位部的下端靠近所述中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相对所述支撑部向靠近所述中隔板倾斜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连接在所述限位部的上端,所述导向部的上端相对所述导向部的下端远离所述中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相对所述支撑部向远离所述中隔板倾斜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所述限位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基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中隔板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侧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
一种中隔式走线槽包括底板、侧板和中隔板;
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所述中隔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所述侧板包括基体和凸部,所述基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凸部连接在所述基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凸部向所述中隔板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为向所述中隔板凸出的弧形段。
相比现有的走线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隔式走线槽的有益效果是:
1.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中隔板,将容置线路的区域划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分隔的走线区域,两个走线区域可分别供强电路和弱电路走线,使强电路和弱电路相互分隔,避免弱信号受到强信号的干扰,使设备运行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9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伸缩电缆桥架支撑架
- 下一篇:组合式管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