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BS电子元件的老化测试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8091.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7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章辉明;冯西林;冯杰;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单元 驱动设备 转动设备 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老化测试箱 报警模块 供电模块 输出单元 输入单元 温控模块 检测 输出端连接 质量稳定性 控制模块 老化测试 转动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ABS电子元件的老化测试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输入单元、测试单元和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包括控制模块、驱动设备、转动设备、传感器、供电模块、温控模块,输出单元包括执行模块和报警模块,执行模块和报警模块均与测试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模块给测试单元提供电压,温控模块和传感器均与测试单元连接;转动设备与驱动设备连接,控制单元与驱动设备连接,以使驱动设备工作,从而带动转动设备转动;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动设备的转速。本实用新型专注于模拟待检测元件在真实的工作条件下测试该待检测元件的质量稳定性,克服目前市场老化测试不严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化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BS电子元件的老化测试箱。
背景技术
目前,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
但是,现有的ABS测试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ABS市场领域,电子元件的老化测试只限于简单的施加额定温度、湿度、压力,且未对产品在工作条件下进行测试,检测范围极其有限,检测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ABS电子元件的老化测试箱,其可以在模拟实际环境进行老化测试,数据更加精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ABS电子元件的老化测试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输入单元、测试单元和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包括控制模块、驱动设备、转动设备、传感器、供电模块、温控模块,输出单元包括执行模块和报警模块,执行模块和报警模块均与测试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模块给测试单元提供电压,温控模块和传感器均与测试单元连接;转动设备与驱动设备连接,控制单元与驱动设备连接,以使驱动设备工作,从而带动转动设备转动;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动设备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单元为具有ECU的待检测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设备为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设备包括皮带和齿圈,皮带的一端套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齿圈通过一转动轴连接在皮带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位于齿圈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为刹车电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专注于模拟待检测元件在真实的工作条件下测试该待检测元件的质量稳定性,克服目前市场老化测试不严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ABS电子元件的老化测试箱,其包括箱体,器件都设置在箱体内,形成一体机结构。具体的,箱体内设置有输入单元、测试单元和输出单元。输入单元用于给测试单元输入测试条件和检测信号。输入单元包括控制模块、驱动设备、转动设备、传感器、供电模块、温控模块,供电模块用于给测试单元不断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模块汽车启动时的电压情形。温控模块用于调整测试单元的温度和湿度。输出单元包括执行模块和报警模块,执行模块和报警模块均与测试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供电模块给测试单元提供电压,温控模块和传感器均与测试单元连接;转动设备与驱动设备连接,控制单元与驱动设备连接,以使驱动设备工作,从而带动转动设备转动;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动设备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8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