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公众交通安全监督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7249.8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伟;林辉;郭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黄晶 |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服务平台 影像信息 交通管理中心 监督模块 违法行为 物联网 交通安全 移动终端设备 本实用新型 安全监督 处理平台 公众交通 监督系统 系统实现 移动终端 交通管 监督 上传 交通 采集 驾驶 筛选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众化交通安全监督系统,涉及交通监督模块、网络服务平台和移动终端设备。驾驶员通过交通监督模块采集并筛选不文明或违法行为的影像信息,然后上传至网络服务平台。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获取网络服务平台的影像信息,对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发回网络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根据评价结果选择性地将影像信息发送给交通管理中心的处理平台,交通管理中心最后对不文明或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系统实现每位驾驶员既是文明驾驶的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大众成为交通安全的监督者,为交通管中心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众化交通安全监督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物联网的公众交通安全监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数量不断提升。在汽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道路交通问题却日益严重,很多的交通事故或交通堵塞都是因为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现有的道路交通违章监督系统,主要依靠道路上定点设置的摄像头,摄像头实现全程监控成本巨大,亦无此必要性,这给不少驾驶员留下可乘之机。全方位监督车主文明驾驶不仅需要有完善的教育监督机制以及法律法规,还要利用现代科技。
申请公布号为CN 103679848 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行车监督记录仪,这种行车记录仪单纯地记录道路交通情况,然后自动上传至交通管理指挥中心。这种行车监督记录仪能够实时地监督交通情况。但是,一方面如果众多的车辆都将数据传送到交通管理指挥中心,那么数据量过大,许多无效信息、未违章的行为信息影响交通指挥中心进行评判;另一方面,在对违章行为的评判过程中,没有公众参与,影响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全方位流动监督车主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的交通安全监督系统。实现监督权与审判权分离,让大众化对交通违章及其他公众场合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让警察对公众的监督进行审判,创造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创造文明驾驶的相互监督环境,间接的降低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减少因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而产生的交通事故以及交通堵塞,缓解交通压力,促进车主文明驾驶。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现有交通安全监督系统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众化交通安全监督系统,包括交通监督模块、网络服务平台和移动终端设备。
交通监督模块安装在车辆上,用于监测道路上的不文明或违法行为,例如车辆或行人闯红灯的视频、交通事故现场照片,并将不文明或违法行为的影像信息发送给网络服务平台。交通监督模块包括车载视频监控设备、处理器、位置记录仪、钟表仪、存储器、控制面板和无线收发装置;车载视频监控设备、位置记录仪、钟表仪、存储器、控制面板和无线收发装置分别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控制按钮,用于选择相关信息并上传至网络服务平台。可根据需要在车辆上设置车载视频监控设备,监控车辆四周交通情况,采集车辆的影像信息,交通监督模块中的钟表仪、位置记录仪同时记录当前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处理器对影像信息、当前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进行规则化统一化的视频处理,并进行防伪编码。当驾驶员发现不文明或违法现象时,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可将当前所拍摄的影像信息另外存储于存储器,作为证据。当有另存的影像信息文件生成后,采用交通部门专门指定的专用无线传输热点上传至网络服务平台,控制图像的传输方式,以免视频证据遭到恶意修改。所述的位置记录仪可以采用GPS定位装置或北斗定位装置。
网络服务平台用于接收影像信息文件,并对影像信息文件进行处理。网络服务平台包括服务器和无线收发装置,服务器与交通监督模块无线连接;服务器还与交通管理中心的处理平台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网络服务平台接收到影像信息文件后,在网站上发布,供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7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