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6381.7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卢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万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液分离系统 本实用新型 养殖场污水 处理系统 沉淀池 污泥池 厌氧池 蓄水池 技术方案要点 沼气净化系统 管道连接 烘干处理 养殖污水 养殖系统 预调节池 格栅池 好氧池 可循环 吸附池 排放 集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池、预调节池、固液分离系统、沉淀池、集水吸附池、厌氧池、好氧池与排放蓄水池,所述固液分离系统与沉淀池还连接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连接有烘干处理系统,所述厌氧池连接有沼气净化系统,所述排放蓄水池连接有水生养殖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充分利用养殖污水中可循环利用成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畜禽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养殖业的大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根据2010年2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对农业源、生活源和工业源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了分析汇总,在农业源中,畜禽养殖业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268.26万吨和71.73万吨,占农业源COD和氨氮排放量的95.8%和78.1%,占全国COD和氨氮排放量的41.9%和41.5%。
目前在全国,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畜禽养殖废水量大且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氨氮、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的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周边水体因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养殖废水的流入,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同时畜禽养殖废水在厌氧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这些恶臭气体将影响及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无论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采用对养殖场污水的处理方式普遍还是采用结合物理上的过滤处理以及化学反应处理后排放,但畜禽养殖业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这些可循环利用的成分未被利用或者利用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其优点在于充分利用养殖污水中的可循环利用成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格栅池、预调节池、固液分离系统、沉淀池、集水吸附池、厌氧池、好氧池与排放蓄水池,所述固液分离系统与沉淀池还连接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连接有烘干处理系统,所述厌氧池连接有沼气净化系统,所述排放蓄水池连接有水生养殖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池将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收集并将污水中的漂浮物与大颗粒渣阻隔。污水进入预调节池中,向预调节池中加入PH调节试剂与离子交换剂,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化学反应从污水中分离沉淀。之后污水进入固液分离系统中,通过固液分离以及沉淀池的沉淀作用使得污水中的污泥沉淀与污水分离,污泥收集到污泥池中并在烘干处理系统的烘干处理后用于农用或者作为燃料或建筑掺合料使用。沉淀池中的污水则继续流入集水吸附池中,集水吸附池内投置有微量元素与污泥菌种。之后污水进入厌氧池中,厌氧池利用厌氧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沼气净化系统将厌氧处理的过程中分离反应得到的沼气收集并处理。污水最后进入好氧池中,使得污水中的物质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以除去污染物,并输送至排放蓄水池中。排放蓄水池连通有水生养殖系统,利用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生养殖作业。在整个污水处理中依次将污水内的固体、气体以及液体提取并加以利用,充分利用上了污水中可循环再生的成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还一定程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池中的格栅网包括一级格栅网与二级格栅网,一级格栅网设于二级格栅网进水方向一侧且二级格栅网的格栅间隙小于一级格栅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池中的格栅网设置了两层,分别为一级格栅网与二级格栅网,一级格栅网设于二级格栅网位于进水方向的一侧且二级格栅网的格栅间隙小于一级格栅网,使得污水进入格栅池中时一级格栅网先将污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或颗粒阻拦下,再由二级格栅网将小颗粒与漂浮物隔离,降低体积较大的杂物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可能造成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万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万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6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