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阀门液压操纵台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6277.8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1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夏俊杰;韩灿峰;郁飞;李华峰;王小锋;王春国;耿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31/12 | 分类号: | F16K31/12;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蔡忠祥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船用 液压操纵台 液压油出口 液压油进口 远距离操纵 控制系统 集成块 连通 本实用新型 电磁换向阀 单向阀 截止阀 液动 船舶管路系统 液压油流向 单向流动 阀门开闭 海洋环境 快速启闭 设计方向 双向连通 依次连通 液压油 远距离 中阀门 摇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阀门液压操纵台及控制系统,涉及船舶管路系统领域,其与用于控制船用阀门开闭的阀门液动执行结构连通,包括:集成块,集成块上设有液压油进口和液压油出口;至少两个远距离操纵单元,远距离操纵单元均设于集成块上,且与液压油进口和液压油出口连通;每个远距离操纵单元均包括依次连通的截止阀、电磁换向阀和单向阀,截止阀与液压油进口和液压油出口均连通,单向阀与阀门液动执行结构双向连通,用于控制液压油按设计方向单向流动;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油流向。本实用新型的船用阀门液压操纵台及控制系统可实现倾斜、摇摆和升沉的海洋环境中阀门远距离独立快速启闭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管路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阀门液压操纵台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通海系统的舷侧阀与舷外海水直接连通,是关系船舶安全的重要门户。由于舱室空间有限,船舶通海系统舷侧阀一般布置在舱底,舷侧阀的开启和关闭的操作很困难,尤其是在事故状态下,一方面亟需快速关闭舷侧阀,另一方面船员却需要在紧急状态中从值班岗位走向舷侧阀部位执行关阀操作,以减小舱室海水的泄漏量;在实际场景中很难达到相关要求。因此,设计一套可远距离快速启闭舷侧阀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在现有技术中,液压操纵台是远距离快速启闭阀门系统的关键设备,但一般液压操纵台在应用于船舶通海系统时存在以下问题:
1、船舶时刻处于倾斜、摇摆和升沉的海洋环境中运行,一般液压操纵台难以保证液压油在此种环境中颠簸或换向后依然按照设计方向流动,难以完成快速启闭操作;
2、船舶阀门较多,各阀门设置位置和相对于液压操纵台位置均不相同,各阀门与液压操纵台的压差存在较大区别,现有液压操纵台难以实现多个阀门的同步统一控制;
3、由于长期处于潮湿、易腐蚀环境中,船用部件常需进行维修更换,一般液压操纵装置只要有部分单元发生故障需拆卸维修,即需要停止所有相邻管路工作以进行检修,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适用于船舶通海系统特定环境的液压操纵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阀门液压操纵台及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倾斜、摇摆和升沉的海洋环境阀门远距离快速启闭、统一控制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用阀门液压操纵台,其与用于控制船用阀门开闭的阀门液动执行结构和船舶液压油系统连通,包括:
集成块,所述集成块上设有与船舶液压油系统连通的液压油进口和液压油出口;
至少两组远距离操纵单元,所述远距离操纵单元均设于所述集成块上,且与所述液压油进口和所述液压油出口管路连通;每个所述远距离操纵单元均包括依次管路相连的截止阀、电磁换向阀和单向阀,所述截止阀与所述液压油进口和液压油出口均连通,用于控制液压油流入或流出所述远距离操纵单元;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阀门液动执行结构两端的液压油管路相连,用于控制液压油按需求方向单向流动;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油流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单向阀包括与所述阀门液动执行结构两端的液压油管路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各组远距离操纵单元和与其连通的所述阀门液动执行结构的液压油压差各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磁换向阀包括相互独立的三组阀位和阀门手柄,所述阀门手柄用于控制通入所述电磁换向阀的液压油管路在三组阀位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6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