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充电插孔手机的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6116.9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0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飞;段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亚飞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M1/02;H04B1/3883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甄伊宁;王忠玮 | 
| 地址: | 0554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电座 手机壳 边框 充电插孔 接线触点 接线端 充电装置 适配 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 电源线连接 音量调节键 麦克风 充电设备 滑动结构 接口连接 冗余设计 手机外形 数据线 锁屏键 一体性 听筒 滑触 充电 美观 安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充电插孔手机的充电装置,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其基于手机,包括手机壳以及设置在手机壳上的听筒、音量调节键、锁屏键、麦克风和扬声器,还包括充电座和设置在手机壳外侧面的边框接线端,充电座包括与手机壳相适配的充电座壳、设置在充电座壳内侧的接线触点和设置在充电座壳外侧的接口,边框接线端与手机内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边框接线端与接线触点滑动接触适配,接线触点与接口连接;其通过滑动结构设计、冗余设计等技术,实现手机滑触充电,手机上无需使用USB或Type‑C的充电插孔,手机外形更加小巧、简洁、美观,手机的一体性增强,手机有更多的空间安置其他电子元件,手机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充电插孔手机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普遍使用USB或Type-C的充电插孔,这导致充电插孔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手机内部空间,这样手机给其他元件的空间就会减少。保留手机充电插孔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手机的一体性会受损,手机的美观性会遭到破坏,取消手机充电插孔后手机的一体性和美观性会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充电插孔手机的充电装置,其通过滑动结构设计、冗余设计等技术,实现手机滑触充电,手机上无需使用USB或Type-C的充电插孔,手机外形更加小巧、简洁、美观,手机的一体性增强,手机有更多的空间安置其他电子元件,手机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基于手机,包括手机壳以及设置在手机壳上的听筒、音量调节键、锁屏键、麦克风和扬声器,其还包括充电座和设置在所述手机壳外侧面的边框接线端,所述充电座包括与手机壳相适配的充电座壳、设置在充电座壳内侧的接线触点和设置在充电座壳外侧的接口,所述边框接线端与手机内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所述边框接线端与接线触点滑动接触适配,所述接线触点与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充电座壳为铲形的,其上边设置有卡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接口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接线触点分别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接口为Type-C母座,所述第一接口为第一Type-C母座,所述第二接口为第二Type-C母座;所述边框接线端的数量为12个并均匀分布于手机壳的左、右外侧面上,所述接线触点的数量为12个并均匀分布于充电座壳的左、右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手机壳外侧面的边框为陶瓷或者玻璃材料的,所述边框接线端和接线触点为银质材料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通过手机壳外侧面的边框接线端与充电座壳内侧的接线触点滑动接触适配,再通过充电座壳外侧的接口与外部连接,实现手机与外部的有线通信和充电;手机上无需使用USB或Type-C的充电插孔,手机外形更加小巧、简洁、美观,手机的一体性增强,手机有更多的空间安置其他电子元件,手机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手机的边框上没有明显凸起或凹陷,手感舒适。
第二,充电座壳为铲形的,其上边设置有卡边,可以很好的包套住手机,不会遮挡住手机正面的屏幕,不影响手机使用。
第三,接口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Type-C母座和第二Type-C母座,第一Type-C母座和第二Type-C母座均可以用于实现数据通信、手机充电以及连接Type-C版的耳机,设置两个Type-C母座是为了保证在手机充电的同时也可以使用Type-C版的耳机,功能更强大,使用更灵活。
第四,手机壳外侧面的边框为陶瓷或者玻璃材料的,其为绝缘体,充电使用安全;边框接线端和接线触点为银质材料的,银的导电系数高电传导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亚飞,未经郭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6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供电装置、炫轮单车及炫轮共享单车
 - 下一篇:铁路手持终端充电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