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氧发生器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725869.8 申请日: 2017-12-08
公开(公告)号: CN207986682U 公开(公告)日: 2018-10-19
发明(设计)人: 陈木发;薛立人;叶荣川 申请(专利权)人: 碳氢技术工程管理(武汉)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1B13/11 分类号: C01B13/11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唐正玉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臭氧 臭氧气体发生器 过滤器 阳极 触媒塔 电极板 排气口 壳体 阴极 活性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进水分配管 水中 电位差 双氧水 阴极产生氢气 氧气量增加 阴阳电极板 排水管 布置方式 电流作用 镀膜处理 气体转化 正负电极 直流供电 氢气 低电压 高电流 排污口 触媒 羟基 氧气 浸泡 体内 供电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氧发生器装置,包括臭氧气体发生器、触媒塔、过滤器,所述的臭氧气体发生器由壳体、进水分配管、臭氧电极板组成,臭氧电极板由阴极-阳极-阴极-阳极交互布置方式安装在壳体内,并对臭氧电极板进行直流供电,壳体上安装有进水分配管,壳体上设有排污口和排气口,触媒塔的下部与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排气口相接,触媒塔上部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排水管。本实用新型采用低电压高电流对浸泡在水中阴阳电极板进行供电,通过电流作用,直接在水中产生臭氧和氢气以及氧气。在通过对正负电极镀膜处理,使其电位差加大,阳极产生臭氧、氧气量增加,阴极产生氢气增加,再通过触媒处理三种气体转化成双氧水与羟基(H2O2与·OH)。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氧发生器装置,揭示了以水作为原料来制备活性氧的原理及装置。活性氧包括臭氧、氧、双氧水及羟基自由基(O3,O, H2O2,·OH)。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多功能的自然或人造气体,它能够除臭,减少紫外线对地球上动植物的伤害,帮助骨骼的再生,帮助癌症的治疗,消灭细菌、PM2.5、农药、肥料、霉菌及孢子微生物。臭氧只摧毁人体中癌细胞与受损细胞, 无法伤害健康的细胞。在99%以上的臭氧处理中,不遗留氧化副产物或副作用,臭氧最后变成动植物都须要的氧气。因此,在浓度控制下产生的臭氧,是最环保、最能改善居住卫生环境的利器。

自从1840年人类发现臭氧以来,电解空气产生臭氧(或称辉光放电) 的技术,被发展为最普遍与最耐用的商品。不过,以水作为臭氧来源的电解水技术,具有小型化、携带化、简单化、无废气的优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之一,从事电解水产生臭氧的研发已超过20年。研发期间陆续提出专利申请,例如:美国专利9174895,12/602111,US20070272550,US2008/0181832A1及US2010/0135869A1;中国专利CN101608317A, CN202912689U,CN105002517A及CN201510376097.0等。这些发明都没有解决“电解水产生臭氧”的下列基本问题:

1.阳极材料的纯度与成本;

2.阴极的保护与保养;

3.氢气的潜在燃烧与爆炸危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活性氧发生器装置,该装置采用低电压 (8-12V),高电流(最大100A)对浸泡在水中的阴阳电极板进行供电,通过电流的作用,使电极板受直流电压电解水,直接在水中产生臭氧和氢气以及氧气。在通过对正负电极的镀膜处理后,使其电位差加大,阳极产生的臭氧、氧气量也同步增加,阴极产生的氢气也随之增加,再通过触媒的处理将这三种气体转化成双氧水与羟基(H2O2与·OH)。同时也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1.阳极材料的纯度与成本;

2.阴极的保护与保养;

3.氢气的潜在燃烧与爆炸危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活性氧发生器装置,包括臭氧气体发生器、触媒塔、过滤器,所述的臭氧气体发生器由壳体、进水分配管、臭氧电极板组成,臭氧电极板由阴极-阳极-阴极-阳极交互布置方式安装在壳体内,并对臭氧电极板进行直流供电,壳体上安装有进水分配管,壳体上设有排污口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触媒塔的下部与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排气口相接,触媒塔的上部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排水管。

所述臭氧电极板以掺杂锑与镍两元素的二氧化锡为阳极,以表面有导电凃层的不锈钢为阴极。

臭氧电极板的阳极产生的氧气与阴极产生的氢气,能被触媒塔中填充的触媒在线合并为双氧水;合并的双氧水能被触媒塔中填充的触媒在线转化为羟基自由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碳氢技术工程管理(武汉)有限公司,未经碳氢技术工程管理(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5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