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除渣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5776.5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韦亚芳;张雪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42 | 分类号: | B65G65/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7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机 药渣 挤渣 改向滚筒 驱动滚筒 一端连接 自动除渣 储渣仓 接料斗 提取罐 环境污染问题 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 波状挡边带 传输系统 清扫装置 人工处理 压带轮 中间架 除渣 头架 托辊 尾架 支架 自动化 改进 | ||
1.一种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罐(100)、挤渣车(200)、第一药渣传输机(300)、第二药渣传输机(400)和储渣仓(500),所述提取罐(100)设于挤渣车(200)上方,所述挤渣车(200)与第一药渣传输机(30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药渣传输机(300)的另一端与第二药渣传输机(400)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药渣传输机(400)的另一端与储渣仓(50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药渣传输机(300)包括:第一支架(310)、第一接料斗(320)、第一输送带(330)、第一改向滚筒(340)、托辊(350)、第一驱动滚筒(360)和清扫装置(370),所述第一支架(310)的尾架上设有第一改向滚筒(340),所述第一支架(310)的末端设有第一接料斗(320),所述第一输送带(330)与第一改向滚筒(340)、托辊(350)和第一驱动滚筒(360)连接,所述托辊(350)设于第一支架(310)的下端,所述第一驱动滚筒(360)设于第一支架(310)的头架上,所述清扫装置(370)与第一驱动滚筒(360)触接;
所述第二药渣传输机(400)包括:尾架(410)、第二接料斗(420)、第二改向滚筒(430)、中间架(440)、第二驱动滚筒(450)、波状挡边带(460)、压带轮(470)和头架(480),所述尾架(410)上设有第二改向滚筒(430),所述尾架(410)通过中间架(440)连接头架(480),所述第二接料斗(420)设于中间架(440)的底端,所述第二驱动滚筒(450)与头架(480)连接,所述波状挡边带(460)连接第二改向滚筒(430)、第二驱动滚筒(450)和压带轮(470),所述压带轮(470)设于中间架(440)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罐(100)包括:罐体(110)、开关阀(120)、排渣门(130)和支撑架(140),所述罐体(110)通过开关阀(120)与排渣门(130)连接,所述罐体(110)固定在支撑架(140)上,所述罐体(110)下方设有挤渣车(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渣车(200)包括:车体(210)、检修扶梯(220)、搅拌机构(230)、挤渣机构(240)、排液机构(250)和行走机构(260),所述检修扶梯(220)设于车体(210)一侧,所述搅拌机构(230)和挤渣机构(240)设于车体(210)内,所述排液机构(250)设于车体(210)的底端,所述行走机构(260)与车体(210)底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渣仓(500)包括:仓体(510)、仓体支架(520)、检修平台(530)和仓门(540),所述仓体(510)固定于仓体支架(520)上,所述检修平台(530)设于仓体支架(520)两端,所述仓门(540)设于仓体(510)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57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风幕装置的腻子粉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农业均匀进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