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外圆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4871.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华;李国荣;周德华;傅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状 自动化生产线 去毛刺 外圆 轴管 本实用新型 去毛刺装置 浮动机构 驱动机构 刮刀轴 刮刀 端面外圆 加工产品 零件端面 生产加工 质量稳定 机加工 伸缩 倒角 磨损 合格率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外圆去毛刺装置,包括用于轴管零件端面外圆去毛刺的喇叭状刮刀、用于驱动喇叭状刮刀轴向旋转的驱动机构、及用于喇叭状刮刀轴向伸缩的浮动机构,浮动机构设置于喇叭状刮刀与驱动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能代替人工去毛刺,便于搭载在具备轴管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具备自动高效去毛刺的特点,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质量稳定可靠,提高了加工产品的合格率。对轴管端面外圆磨损小,不易产生倒角。依然具备手动操作的功能。结构简洁、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圆去毛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外圆去毛刺装置,属于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加工领域的自动化生产线越来越普及,而本案涉及到轴管类零件的机加工。常见的细长型轴管零件,其刚性差,加工振动大。一般采取两端顶车,由于其轴向精度的要求,机床主轴端的顶尖要具有定位面,会采用带芯轴的定位销来实现。而车刀空间的限制,车外圆时必然会在端面外圆留下毛刺。毛刺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下道工序的装夹和定位。
轴类零件的端面外圆去毛刺一直是个难题,传统技术是采用手动刮刀去毛刺,需要人工去除,因此对自动化生产线的设立造成了阻碍。
由于去毛刺的局限性,在自动化流水线中,必须要增设人工去毛刺工序,轴管车外圆后无法自动去除毛刺,需要通过载具或机械臂运输至指定工作台,然后由人工去除毛刺后,再由载具或机械臂运输至下道工序。
增设人工去毛刺工序降低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并且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整个自动化生产线的节拍及运行效率,同时人工去毛刺会导致加工产品的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传统轴管零件的端面外圆毛刺去除需要手工完成,生产效率低且无法适应自动化生产线的需求,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外圆去毛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外圆去毛刺装置,
包括用于轴管零件端面外圆去毛刺的喇叭状刮刀、用于驱动所述喇叭状刮刀轴向旋转的驱动机构、及用于喇叭状刮刀轴向伸缩的浮动机构,所述浮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喇叭状刮刀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
当去毛刺时,轴管零件的端面外圆与所述喇叭状刮刀的内壁相匹配抵接,所述喇叭状刮刀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状态下具备轴向自转位移。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动驱动轴。
优选地,所述气动驱动轴受驱于自动化生产线。
优选地,所述喇叭状刮刀的截面呈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或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喇叭状刮刀上轴向开设有毛刺去除槽。
优选地,浮动机构包括敞口外壳、端盖、浮动轴和弹力件,所述敞口外壳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敞口外壳与所述端盖相配接,所述浮动轴自由端穿过所述端盖与所述喇叭状刮刀相连,浮动轴的滑动端滑接于所述敞口外壳的内腔内,所述弹力件设置于所述滑动端的端面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所述浮动轴在所述敞口外壳的内腔内具有轴向往复位移。
优选地,所述浮动轴上设有轴向开槽,所述敞口外壳内设有用于与所述轴向开槽相干涉、限制所述浮动轴轴向旋转的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能代替人工去毛刺,便于搭载在具备轴管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中。
2.具备自动高效去毛刺的特点,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
3.质量稳定可靠,提高了加工产品的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4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网罩外围披锋去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