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总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3709.X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4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娄方银;娄春燕;何平;高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光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1/16 | 分类号: | B60T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 地址: | 40132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孔洞 制动总泵 空气阀 上端外表面 新型汽车 前盖 油箱 本实用新型 前端外表面 外表面中心 真空管接口 助力器推杆 并列固定 耐热性能 外壳内部 中心固定 导流口 固定台 外接口 油压表 弹簧 下端 油量 制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总泵,包括外壳与弹簧,所述外壳的上端外表面设有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与空气阀,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与空气阀并列固定安装在外壳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一孔洞位于第二孔洞的一侧,所述第二孔洞位于空气阀的一侧,所述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前盖,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外表面设有外接口,所述外壳的前端外表面中心固定安装有真空管接口,所述外壳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口,所述前盖远离外壳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固定安装有固定台。通过设置外壳,可以提高制动总泵的耐热性能,通过在油箱的外表面设置油压表,可以了解油箱内油量的多少,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助力器推杆,可以加快制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总泵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总泵。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总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制动总泵在使用无法提高其耐热性能,导致制动总泵无法长时间运行,没有在油箱的外表面设置油压表,导致无法了解油箱内油量的多少,没有在外壳内部设置助力器推杆,导致无法加快制动节省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总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总泵耐热性能差,导致制动总泵无法长时间运行,无法了解油箱内油量的多少,导致影响制动总泵的正常运行,无法加快制动,导致浪费时间和体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总泵,包括外壳与弹簧,所述外壳的上端外表面设有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与空气阀,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与空气阀并列固定安装在外壳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一孔洞位于第二孔洞的一侧,所述第二孔洞位于空气阀的一侧,所述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前盖,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外表面设有外接口,所述外壳的前端外表面中心固定安装有真空管接口,所述外壳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口,所述前盖远离外壳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远离前盖的一侧外表面中心设有制动总泵推杆,所述第一孔洞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油压表,所述油箱的上端外表面设有油箱盖,所述弹簧活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弹簧远离前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助力器推杆,所述油压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上端外表面设有指针。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材料选用高速钢,且外壳的表面涂有防锈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的内部中空,且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的大小规格相同。
优选的,所述空气阀与外壳之间有道焊缝,且空气阀通过焊缝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箱盖的内部设有螺纹,且油箱盖与油箱之间有道缝隙,所述油箱盖通过缝隙与油箱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组,且弹簧的大小规格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实用效果好;通过设置外壳,可以提高制动总泵的耐热性能,保证制动总泵的长时间运行,通过在油箱的外表面设置油压表,可以了解油箱内油量的多少,保证制动总泵的正常运行,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助力器推杆,可以加快制动,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外壳、2-第一孔洞、3-第二孔洞、4-空气阀、5-前盖、6-外接口、7-真空管接口、8-导流口、9-固定台、10-制动总泵推杆、11-油箱、12- 油压表、13-油箱盖、14-弹簧、15-隔板、16-助力器推杆、17-刻度盘、18- 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光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光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3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车弯道防侧翻系统
- 下一篇:电子线控制动系统增压模块的液压控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