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踏板可伸缩的滑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2812.2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娜;蔡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槽 踏板 后踏板 弹性按钮 前踏板 滑块 按钮安装槽 后支撑板 可伸缩的 定位部 滑板车 限位部 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 人机工程学 滑槽运动 前后方向 前支撑板 限位部位 止挡限位 主体部位 后轮 主体部 前轮 下压 支撑 止挡 断开 连通 抽出 携带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板可伸缩的滑板车,包括踏板和支撑板,踏板包括安装前轮的前踏板和安装后轮的后踏板,支撑板包括支撑前踏板的前支撑板和支撑后踏板的后支撑板,前踏板和后踏板断开设置,后支撑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槽,一滑块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下端的限位部,后踏板上设有与滑槽连通的按钮安装槽,按钮安装槽内设有弹性按钮,主体部位于滑槽且与弹性按钮连接,限位部位于滑槽的下方,其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以防止滑块向上抽出滑槽,滑槽的前、后端设有止挡限位部的定位部,限位部在弹性按钮下压时脱离定位部的止挡而使滑块可沿滑槽运动。有益效果:符合人机工程学且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踏板可伸缩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的电动滑板车的滑板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宽度较宽、长度较短的滑板,使用方式为两脚近平行踩踏,市场上常见的这种滑板车往往电池也在滑板下面,所以踩踏的滑板比较笨重。另一种是宽度较窄、长度较长的滑板,使用方式为两脚前后踩踏,这种滑板车的电池可以在滑板下面,也可以在转向杆里面。依据市场上现有产品情况,整体而言,后者相较于前一种滑板要更简洁轻便。
但是,滑板长度固定,尺度不一定符合人机工程学:滑板车头手高度及滑板长度对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都有不同的最佳使用状态,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把手高度可调的电动滑板车,但是踩踏的滑板都是尺寸固定的,同一辆滑板车很难满足不同体型的人的人机要求。另外,现在的年轻人追求骑行乐趣,会和朋友一起体验骑行,当两个人骑一辆滑板车时在滑板长度上往往会遭遇尴尬,安全性也不能保证。
而且,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电动滑板车的踏板不可折叠,从而导致电动滑板车不方便携带和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踏板长度可调且踏板可折叠的可伸缩的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踏板可伸缩的滑板车,包括车头、踏板和支撑板,所述踏板包括安装前轮的前踏板和安装后轮的后踏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所述前踏板的前支撑板和支撑所述后踏板的后支撑板,所述前踏板和所述后踏板断开设置,所述后支撑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槽,一滑块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下端的限位部,所述后踏板上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按钮安装槽,所述按钮安装槽内设有弹性按钮,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滑槽且与所述弹性按钮连接,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滑槽的下方,其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以防止所述滑块向上抽出所述滑槽,所述滑槽的前、后端设有止挡所述限位部的定位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弹性按钮下压时脱离所述定位部的止挡而使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槽运动,所述车头上设有车把,所述车把通过折叠离合器安装于所述车头。
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撑板的相对两侧设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且与所述滑槽平行,所述后踏板的相对两侧向内凸设有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伸入对应的所述卡槽且可沿所述卡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相对所述后支撑板的下表面向上凹陷的凹槽,所述限位部收容于所述定位部且被所述定位部的槽边止挡。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按钮包括按压部和若干弹性件,所述按钮安装槽包括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底中心区域向下凹设有一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向下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按压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按压部的下表面的中心区域穿过所述连通槽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按压部下表面的边缘区域通过若干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边缘区域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板和所述后支撑板通过铰链连接从而使所述前支撑板和所述后支撑板可以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为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支撑板的下表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板的下表面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为两个且并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头与转向杆连接,所述转向杆为伸缩杆,且通过折叠器与所述前踏板的前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2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