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车载全景摄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2253.5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3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松;张栗粽;陈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电科海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H04N5/372;B60R11/04;F16M11/26;G01C3/00;G01C19/00;G01S19/4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摄录系统 面阵CCD 全景 摄录装置 底座 激光测距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处理器连接 红外滤光镜 太阳能电池 高清图像 高速行驶 外界环境 一体化 高效率 升降杆 排查 摄录 省时 省力 和面 案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车载全景摄录系统,涉及在载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升降杆,载体设置在底座上,摄录装置设置在载体上;摄录装置包括摄像头和面阵CCD,摄像头至少四个,摄像头均匀分布在载体外侧面上,摄像头与面阵CCD连接,面阵CCD与处理器连接,在摄像头与面阵CCD之间设有红外滤光镜;载体上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通过本全景摄录系统的设置,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对外界环境的全景摄录,使得对人、物、车等案件排查更精准,省时省力,亦可保证在夜晚或高速行驶下均可得到高清图像,以供执法所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景摄录系统,尤其的涉及一种警用、车载一体化全景摄录系统,属于车载摄录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社会进步科技发达的同时,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却面对日趋复杂的环境、越发难应对的违反犯罪人员。正如近来众多报告显示,基层在执法过程中遭受不实举报、诬陷、责任纠纷等困扰。与此同时,大多车载摄像均面临由于机械系统复杂,运行速度和非匀速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像中动态目标模糊与夜间获取的影像质量较差等采用全景摄录系统;同时无法对周边进行全景范围内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和存储。同时能够对执法现场、执法过程实施全程取证记录并备份。社会发展急需更智能、高科技、系统化的设备系统为更高效、精准、公正的执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办案是有力的助手,市面上警车摄像仅具摄录功能远远不够。
2013年10月16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203241693U,专利名称为“全景摄录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由电源及存储设备、透明防护罩、圆锥形反光体、微型摄像头、底座组成,底座内有电源及存储设备,底座的上表面的中心安装有圆锥形反光体,底座上安装有透明防护罩,透明防护罩的中心安装有微型摄像头,微型摄像头的镜头对准圆锥形反光体的中心,微型摄像头与电源及存储设备连接,使用时将本全景摄录装置安装在监控所需的位置,通过软件还原摄录的图像,即可达到一台摄录装置对360度全景同时拍摄的目的。克服现无有一种摄像头固定在透明防护罩中心的以圆锥形反光体进行图像反射的全景摄录装置的不足。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微型摄像头和反光体完成对360度全景同时拍摄的目的,利用反光体布光难,稍有不慎或者条件不满足,就会明显出现图像的不均匀;此外,被摄体表面可能出现周围物体的影像,其中包括灯具、三脚架、相机等等,造型复杂多面、多棱、多角的被摄体,往往会形成极大的反差,并出现多而杂乱的耀斑。
2015年04月15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104519314A,专利名称为“事故现场全景信息快速采集方法”的发明专利,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理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它按以下方法进行:使用全景摄录像机,通过飞行器高空采集事故现场全景图像信息;用激光测距仪并结合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确定现场和摄录像机的位置;运用无线传输技术把高空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地传送到地面并与地面的音频信号结合,同步记录到摄录像机;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所获取的信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高保真还原现场,使事故处理者获得足够的信息数据,确保更精准的分析与判断。它可以解决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时,易引起交通堵塞,现场信息采集不够,导致难以全面分析,最终出现误判几率大,容易引发纠纷的问题。在该技术方案中,要实现全景信息快速采集,必须依靠飞行器。在紧急情况下,若没有飞行器或者飞行器损坏,则会造成全景信息不能完整、快速的采集,而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理带来一定不便,甚至因信息的缺失,造成交通事故判决不准,为当事人带来极为不便,故,该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电科海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电科海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22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