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车载人脸识别装置的图像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22194.1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1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松;张栗粽;陈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电科海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装置 信息处理主机 车厢 人脸识别装置 图像采集装置 插槽 本实用新型 显示器设置 插槽设置 人脸识别 显示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脸识别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车载人脸识别装置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装置、识别装置插槽、信息处理主机、显示器和车厢,所述识别装置设置在识别装置插槽上,所述识别装置插槽设置在车厢的顶部,所述信息处理主机和显示器设置在车厢内部,所述信息处理主机设置在车厢底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脸识别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车载人脸识别装置的图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并且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核心技术的实现,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
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可见光图像的人脸识别,这也是人们熟悉的识别方式,已有30多年的研发历史。但这种方式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尤其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识别效果会急剧下降,无法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解决光照问题的方案有三维图像人脸识别,和热成像人脸识别。但这两种技术还远不成熟,识别效果不尽人意。
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技术。它可以克服光线变化的影响,已经取得了卓越的识别性能,在精度、稳定性和速度方面的整体系统性能超过三维图像人脸识别。这项技术在近两三年发展迅速,使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走向实用化。
在现有技术中,车载人脸识别装置仅仅只能识别,不能对识别出的图像进行进一步地处理,这部分的数据没有继续使用的价值,造成了图像数据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人脸识别装置的图像采集装置。
一种基于车载人脸识别装置的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装置、识别装置插槽、信息处理主机、显示器和车厢,所述识别装置设置在识别装置插槽上,所述识别装置插槽设置在车厢的顶部,所述信息处理主机和显示器设置在车厢内部,所述信息处理主机设置在车厢底部。
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装置电源、装置固定座、活体识别装置和动态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顶部设置有装置电源,所述识别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识别装置固定在车顶的固定座,所述识别装置上设置有多个识别镜头,所述识别装置上还设置有活体识别装置和动态识别装置。
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识别镜头、第二识别镜头和第三识别镜头,所述第三识别镜头设置在第一识别镜头和第二识别镜头之间。
所述装置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装置固定座为碳纤维固定座。
所述第一识别镜头和第二识别镜头为P型镜头。
所述第一识别镜头和第二识别镜头的光学放大倍率为0.7—4.5X。
所述活体识别装置为红外线感应识别装置。
所述第三识别镜头为L型镜头。
所述动态识别装置为声呐雷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筛选采集,增加了车载人脸识别的精确性,同时对识别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分类、筛选处理,对日后的人脸数据计算提供了数据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电科海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电科海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2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离式GPS定位扫描终端
- 下一篇:生物识别光学组件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