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1085.8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赖代钾;甘木林;何县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B1/32 | 分类号: | D21B1/3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廖秀玲 |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纸浆 油墨粒子 离心室 废纸脱墨浆 油墨 转动 分离装置 通孔孔径 沸点 加热 电机带动转轴 分离装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 水蒸气 高速转动 机体侧壁 启动电源 上加热板 加热板 进料管 收集箱 支撑脚 风机 放入 甩出 转盘 电机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包括机体和支撑脚,此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加入电机、风机和加热板,启动电源,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转盘带动第一离心室转动,同时第二离心室也随之转动,此时经进料管放入纸浆,纸浆在第二离心室内高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纸浆中小于第三通孔孔径的物质,将被甩进第一离心室,因此纸浆中小于第二通孔孔径的物体将被甩出第一离心室,经过机体侧壁上加热板的加热,由于油墨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因此纸浆中的水经加热形成水蒸气,而纸浆中的油墨以及细小的杂质以液体的形式流进油墨收集箱,分离出油墨粒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废纸作为一种丰富的造纸纤维资源,不但大大缓解了造纸工业原材料紧张的问题,同时还具有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天然纤维资源短缺的国家来说,废纸回用尤其显得重要。
而油墨粒子的分离技术在废纸回收领域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方法不仅繁琐而且效果不是很好,为此提出一种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包括机体和支撑脚,机体的下端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机体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机体的一侧下端通过连接管贯通连接有油墨收集箱,所述机体靠近油墨收集箱一侧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连接有风机,所述机体通过第一通孔贯通连接蒸汽收集箱,所述蒸汽收集箱的内顶壁连接有冷凝板,所述机体的下端通过支架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的转轴穿过机体的底壁并连接转盘的中心,所述转盘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离心室的下端,所述第一离心室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第二离心室的下端,所述第一离心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离心室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离心室的上端贯穿插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穿过第二离心室、第一离心室和机体的顶壁并延伸出机体,所述机体的内侧壁连接有加热板,所述风机、电机和加热板均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优选的,所述机体远离油墨收集箱一侧的支撑脚下端设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心室的侧壁与第二离心室的侧壁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三通孔的孔径,且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0.5mm,第三通孔的孔径小于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包括机体和支撑脚,此废纸脱墨浆油墨粒子分离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加入电机、风机和加热板,启动电源,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转盘带动第一离心室转动,同时第二离心室也随之转动,此时经进料管放入纸浆,纸浆在第二离心室内高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纸浆中小于第三通孔孔径的物质,将被甩进第一离心室,因此纸浆中小于第二通孔孔径的物体将被甩出第一离心室,经过机体侧壁上加热板的加热,由于油墨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因此纸浆中的水经加热形成水蒸气,而纸浆中的油墨以及细小的杂质以液体的形式流进油墨收集箱,分离出油墨粒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支撑脚2、进料管3、连接管4、油墨收集箱5、风机6、蒸汽收集箱7、冷凝板8、电机9、转盘10、第一离心室11、第二离心室12、加热板13、垫片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1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