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主轴的电性传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0261.6 | 申请日: | 201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4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季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季豪 |
| 主分类号: | H01R39/64 | 分类号: | H01R39/64;B23B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轴 碳刷 套孔 电性传导装置 电性连接 加工主轴 导电环 导通件 槽沟 架设 导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 高频振动 绝缘方式 使用寿命 碳刷组件 轴向延伸 主轴套座 超音波 碳刷座 刀把 切削 插套 穿伸 锁设 连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主轴的电性传导装置,其是在主轴套座内架设有具套孔的旋转轴,在该旋转轴的套孔内以绝缘方式套设有第一、二导电环,并于该旋转轴的外环面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一、二槽沟,一碳刷组件是在旋转轴的外侧对应架设有具第一、二碳刷的碳刷座,该旋转轴上则连结锁设对应该第一、二碳刷的第一、二导通件,另该第一、二导通件分别以穿伸固定于旋转轴的第一、二槽沟内的第一、二导线电性连接该第一、二导电环;如此,当超音波刀把插套于旋转轴的套孔内时,即可与第一、二碳刷作电性连接,以确保电性连接的稳定性,而达到稳定进行高频振动切削作业及提升使用寿命的实用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确保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以稳定进行高频振动切削作业及提升使用寿命的加工主轴的电性传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作业的过程中导入高频的振动加工机制,不仅可改善切削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及提高加工精度,更可降低切削阻力,而增加刀具寿命,而逐渐被广泛应用。
请参阅图1所示,是中国台湾公告第M428012号“高速电气旋转接头”新型专利案,其主要是在外壳座10内以二为轴承的第一导电元件11及第二导电元件12架设一主轴13,其中,该第一导电元件11及第二导电元件12的外圈为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一传导部111、121,内圈则为第二传导部112、122,并使该第一导电元件11、第二导电元件12及主轴13相互绝缘;该主轴13的末端设有锥孔131,并于该主轴13的管壁内设有二沿轴向延伸的轴孔132及二分别对应该第一导电元件11及第二导电元件12的径向穿孔133;还在该主轴13的二轴孔132末端处分别设有第一电源接点14以及第二电源接点15,该第一电源接点14并以穿伸于主轴13的一侧轴孔132内的第一主轴导线16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元件11的第二传导部112,该第二电源接点15则以穿伸于主轴13的另一侧轴孔132内的第二主轴导线17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电元件12的第二传导部122;于该主轴13的锥孔131接设一超音波刀具20,该超音波刀具20上设有正极的电源接头端21及负极的电源接头端22,以分别与该第一电源接点14及第二电源接点15接触导通,而可驱动超音波刀具20作高频振动;然而,该高速电气旋转接头与超音波刀具20的电性连接方式仍有如下的缺弊:
当超音波刀具20接设于主轴13的锥孔131时,其系利用超音波刀具20上的二电源接头端21、22分别与该第一、二电源接点14、15接触导通,由于该超音波刀具20上的二电源接头端21、22与该第一、二电源接点14、15系仅分别以单点接触的方式作电性导通,当超音波刀具20的二电源接头端21、22未确实的对准第一、二电源接点14、15时,该二电源接头端21、22与第一、二电源接点14、15将无法稳定的接触导通,且于加工过程中,其切削加工时所产生的振动则极易导致二电源接头端21、22与第一、二电源接点14、15脱离接触,而发生瞬间断路的情况,使得超音波刀具20无法稳定的作高频振动,而影响高频振动的切削作业效果。
其是利用二为轴承的第一、二导电元件11、12作电性传导,由于该第一、二导电元件11、12的第一传导部111、121(即外圈)及第二传导部112、122(即内圈)与二者间的钢珠间具有组装间隙,因此,当第一、二导电元件11、12的第二传导部112、122(即内圈)及钢珠随着主轴13高速旋转时,其所产生的离心力或切削加工时所产生的跳动极易使第二传导部112、122(即内圈)及钢珠脱离接触,而发生瞬间断路的情况,使得超音波刀具20无法稳定的高频振动,而影响高频振动的切削作业效果,且当连续地发生瞬间断路/导通的情况时,极易于该第一、二导电元件11、12的第一传导部111、121(即外圈)、第二传导部112、122(即内圈)与钢珠间产生火花放电的现象,而于该第一传导部111、121(即外圈)、第二传导部112、122(即内圈)及钢珠造成电蚀而损伤,进而影响第一、二导电元件11、12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季豪,未经刘季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0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镐用碳刷
- 下一篇:直插式连接器专用装配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