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枪直流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9459.2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7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航科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箱体 护框 架板 立柱杆 直流充电桩 开关按钮 散热口 凹腔 支撑 本实用新型 控制线路板 工作效率 上下对称 橡胶套柱 左右两侧 挂线柱 风机 底端 显示屏 焊接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枪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箱体,所述充电箱体的正面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正下方设有护框,所述护框的内侧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内部设有显示屏,所述充电箱体的右侧设有两个散热口,两个散热口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充电箱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四个挂线柱,所述充电箱体的底端设有橡胶套柱;所述充电箱体的内部上侧设有隔架板,所述隔架板的底部设有立柱杆,所述立柱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充电箱体内部,所述隔架板的顶部设有风机,所述隔架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护框,所述支撑护框固定连接立柱杆,所述支撑护框的内侧固定设有两个控制线路板。该种设备能同时对多个设备进行充电,提高了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多枪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迎市场化拐点,新能源汽车己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新车型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以及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的陆续出台,电动汽车销售开始提速。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3. 1万辆,同比增长3. 4倍,己占据车市整体1. 560/a的份额。在“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保有量”的政策目标预期下,今年至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平均增速将会保持在40%以上,未来五年将继续高增长势头。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但是,目前阻挠中国新能源发展步伐的不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而是充电桩的安装和普及。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己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 9万个,同比增长58%,而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比例仅为8:1。充电桩基础设施发展的严重滞后,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致命要害。对此,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年一2020年)要求,未来四年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做,分散充电桩480万个,增加到现在的100倍,车桩比为1:1左右。这就意味着,若要实现既定目标,未来几年我国的充电桩建设势必将迅猛提速,前景发展非常可观,因此这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多枪直流充电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枪直流充电桩,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枪直流充电桩,包括充电箱体,所述充电箱体的正面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正下方设有护框,所述护框的内侧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内部设有显示屏,所述充电箱体的右侧设有两个散热口,两个散热口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充电箱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四个挂线柱,所述充电箱体的底端设有橡胶套柱;
所述充电箱体的内部上侧设有隔架板,所述隔架板的底部设有立柱杆,所述立柱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充电箱体内部,所述隔架板的顶部设有风机,所述隔架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护框,所述支撑护框固定连接立柱杆,所述支撑护框的内侧固定设有两个控制线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橡胶套柱设有四个,所述橡胶套柱的外侧均连接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终端连接充电枪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护框的底部设有直流电表,所述直流电表的右侧设有主控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屏的右侧设有读卡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护框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固定连接于充电箱体内部两侧,所述支撑护框与所述滑槽板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硬件方案代替传统工业控制方案,扩展性强;支持新国标标准;丰富的外部接口,支持多枪同充或独立充电模式;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输出反接保护、缺相保护;独创的交互模式,让数据共享更安全、更全面。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设备的内部加设了风机,通过利用风机配合散热口,加强了充电箱体内部的散热性能,提高了设备的整体性能,使用更加安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航科电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航科电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9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
- 下一篇:一种摆臂式自动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