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子交换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9110.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6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廖春华;毛鹏程;陈昌铭;黄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7/022 | 分类号: | B01J47/0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曹爱红;徐丽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柱 离子交换柱 柱体 本实用新型 水帽板 柱壁 球面 玻璃钢缠绕层 耐酸碱腐蚀 树脂进口 树脂流失 出液口 加强筋 进液口 耐压性 内胆层 排气口 体内部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交换柱柱体以及设置在交换柱柱体上的进液口、排气口、出液口和树脂进口,所述交换柱柱体包括柱壁,所述柱壁包括加强筋内胆层和玻璃钢缠绕层,所述交换柱柱体内部设有球面水帽板。本实用新型离子交换柱具有机械强度高,耐压性强,耐酸碱腐蚀及高温的优点,可有效避免水帽板变形,故而避免树脂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柱。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柱是一种用来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柱状压力容器,即把一定比例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填于离子交换柱中,对流过交换树脂的液体中的离子进行交换、脱除。离子交换柱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废水处理等领域。现使用较多的离子交换柱为碳钢衬胶离子交换柱,这种离子交换柱具有以缺点:(1)衬胶易与碳钢壳体脱离发生变形受到腐蚀;(2)衬胶不耐高温或常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老化变形;(3)内部水帽孔板在介质冲击及树脂重力作用下易变形,造成水帽松动,导致树脂流失严重;(4)上下封头之间采用法兰夹橡胶垫圈方式连接,橡胶垫圈易老化损坏,造成离子交换柱密封性能变差;(5)碳钢衬胶离子交换柱设备较为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耐压、耐酸碱腐蚀及高温的离子交换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柱,包括:交换柱柱体以及设置在交换柱柱体上的进液口、排气口、出液口和树脂进口,所述交换柱柱体包括柱壁,所述柱壁包括加强筋内胆层和玻璃钢缠绕层,所述交换柱柱体内部设有球面水帽板。
优选地,所述交换柱柱体包括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进液口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上封头的顶部,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下封头的底部,所述树脂进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筒体与上封头之间设有进液分布板和上支撑圈板,所述上支撑圈板设置在所述进液分布板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进液分布板,所述进液分布板和所述支撑圈板通过玻璃钢材料均与所述柱壁焊接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球面水帽板上安装有多个水帽,所述多个水帽呈排列成多个圆环并分布于所述球面水帽板上。
优选地,所述球面水帽板的下方设有下支撑圈板,所述下支撑圈板用于支撑所述球面水帽板,所述球面水帽板与所述下支撑圈板通过玻璃钢材料与所述柱壁焊接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直径范围为300~1000mm,所述进液分布板的直径范围为270~970mm,所述球面水帽板的直径范围为270~970mm,所述球面水帽板球面度范围为0.268π~0.362π。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内胆层包括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呈半圆柱状,半径范围为20~40mm,厚度范围为20~40mm,所述各横向加强筋之间间距范围为200~400mm;所述加强筋内胆层厚度范围为30~60mm;加强筋内胆层和玻璃钢缠绕层的总厚度范围为50~100mm。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侧壁设有视镜口,所述筒体的侧壁下部还设有安装手孔。
优选地,所述视镜口的数量为1~3个,所述安装手孔的数量为2~4个,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1~2个。
优选地,所述离子交换柱的底部设有起支撑作用的脚柱,所述脚柱垂直于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子交换柱本体的柱壁由加强筋内胆层和玻璃钢缠绕层构成,该结构可大幅提升离子交换柱的机械强度及耐压力。在所述离子交换柱柱体的内部设置球面结构水帽板,所述球面水帽板结构稳定,可将介质冲击及树脂重力有效分散并传递至离子交换柱柱体,大幅提高水帽板机械强度及承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离子交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离子交换柱的柱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9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