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连接节点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6892.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勋;王佳庆;韩永明;夏海林;黄勇;杨培;祝琪琪;崔秀生;赵华颖;张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地下室底板 格构立柱 混凝土 拦截网 遇水膨胀止水条 连接节点构造 基坑支撑 上层钢筋 下层钢筋 止水钢板 立柱 面网 本实用新型 底板混凝土 后浇混凝土 槽型底板 连接关系 渗水通道 受力体系 地下室 格构柱 端头 弯折 渗水 钢筋 拦截 侧面 优化 保证 | ||
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连接节点构造,地下室底板包括底板上层钢筋、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混凝土,格构立柱的周围设有混凝土拦截网,混凝土拦截网包括侧面网和底面网,地下室底板通过混凝土拦截网的拦截在格构立柱的周围形成槽型底板后浇区,底面网的下侧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底板后浇区的高度范围内设有止水钢板,所述底板下层钢筋的端头固定连接在格构立柱上,底板上层钢筋在格构立柱的表面弯折,底板后浇区内设有附加筋。本实用新型优化格构柱与地下室底板钢筋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新旧混凝土的界面上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以及在后浇区设置止水钢板,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形成共同的受力体系,防止形成渗水通道,减少地下室渗水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位于基坑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连接的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基坑支撑格构柱需要等待负一层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拆除,所以格构柱与地下室底板连接交接处的节点处理要随结构施工同时进行。传统施工方法为将地下室底板的混凝土连接与格构柱直接浇筑,后期格构柱切割后,底板受到钢筋和混凝土的两部分损坏。
底板上层钢筋受到损坏后,极易导致底板钢筋后期不连续;底板混凝土受到损坏后,割除位置的防水措施也一并受到损坏,一般的处理措施是直接涂刷防水涂料进行修补,此种做法会由于格构柱钢板的锈蚀导致抗渗混凝土和防水涂料无法达到预期防水的效果。此外底板混凝土的损坏部分会浇筑新混凝土,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原有格构柱结合效果差,难以形成共同受力的体系,形成渗水通道,最终导致地下室底板渗水;特别是渗水发生后也不易进行修补,一旦渗水现象严重还需将渗水处底板混凝土破除并重新修补影响成本和工期,难以保证结构防水质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连接节点构造,要解决现有的直接割除格构柱损坏底板上层钢筋导致底板钢筋不连续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直接割除格构柱破坏底板混凝土,原有防水修补办法效果差,底板上的新旧混凝土难以形成共同受力的体系,形成渗水通道,导致地下室底板渗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连接节点构造,包括地下室底板和贯穿地下室底板的格构立柱,所述地下室底板包括底板上层钢筋、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混凝土,
所述格构立柱的周围设有地下室底板的混凝土拦截网,所述混凝土拦截网包括四个侧面的侧面网和一个底面网,所述侧面网自地下室底板的上侧表面位置向下设置,侧面网的高度为地下室底板厚度的一半,所述地下室底板通过混凝土拦截网的拦截在格构立柱的周围形成槽型底板后浇区,
所述底面网的下侧设有围绕格构立柱一圈遇水膨胀止水条,
所述底板后浇区的高度范围内设有水平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一半埋入地下室底板内,另一半伸入底板后浇区内,
所述底板下层钢筋在格构立柱贯穿地下室底板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底板下层钢筋的端头固定连接在格构立柱上,
所述底板上层钢筋在格构立柱贯穿地下室底板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底板上层钢筋的端头伸入底板后浇区、在格构立柱的表面弯折,
所述底板后浇区内设有将断开的底板上层钢筋连接为一体的附加筋,所述格构立柱的待切断面位于底板后浇区的高度范围内。
所述底板后浇区的高度不小于底板厚度的一半,所述底板后浇区的宽度不小于底板上层钢筋与附加筋的搭接长度的两倍与格构立柱的直径之和。
所述附加筋为井字形,包括中框和伸长段,所述中框围合格构立柱的外侧,所述伸长段与伸入底板后浇区内的底板上层钢筋搭接为一体。
所述格构立柱的待切断面位于底板后浇区的高度范围内。
断开的底板上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弯折段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6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作法井体护壁用定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板浇筑土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