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原生质体用滤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4017.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8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倩倩;丁玲强;宋利茹;魏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武战翠 |
地址: | 7304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原生质体 网孔板 圆台形 滤头 下管 柱形 本实用新型 上端 管内 上管 过滤 封口 原生质体制 晾干 可重复 酶解液 密合性 上端口 灭菌 筛网 上柱 冲洗 相通 封闭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原生质体用滤头,属于制备原生质体的装置,一种制备原生质体用滤头,包括依次相接的上管、柱形中管、圆台形下管;上管上端口封闭,其顶端接有一与该管相通的上柱,柱形中管内的上端、及圆台形下管内的上端分别用网孔板封口,且柱形中管内的网孔板上、及圆台形下管内的网孔板上均覆盖有一筛网。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生质体过滤中酶解液损耗大,原生质体制备率低的问题。主要用于制备原生质体,结构简单,密合性好,过滤原生质体经济、简单、效率高,且用后冲洗干净,晾干灭菌后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原生质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原生质体用滤头。
背景技术
原生质体制备成为目前诱变育种、融合育种、转基因等研究的常规手段,常规原生质体制备中,过滤原生质体多采用纱布或镜头纸漏斗过滤的方法,因为接触面积大,原生质体的酶解液需要一定的量才能过滤下去,也使大量原生质体粘在过滤纱布上,耗费大量酶解液,使原生质体损耗较大,制备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原生质体过滤中酶解液损耗,原生质体制备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经济制备原生质体的滤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备原生质体用滤头,包括依次相接的上管、柱形中管、圆台形下管;上管上端口封闭,其顶端接有一与该管相通的上柱,柱形中管内的上端、及圆台形下管内的上端分别用网孔板封口,且柱形中管内的网孔板上、及圆台形下管内的网孔板上均覆盖有一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下端与柱形中管上端、及柱形中管下端与圆台形下管上端均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上管下端带有内螺纹,柱形中管的上端带有与其匹配的外螺纹,两者螺纹连接后上管底端将柱形中管内的筛网压紧固定在其下的网孔板上。
进一步的,柱形中管下端带有内螺纹 ,圆台形下管上端带有与其匹配的外螺纹,两者螺纹连接后柱形中管的底端将圆台形下管内的筛网压紧固定在其下的网孔板上。
优选的,所述柱形中管、圆台形下管均为塑料材质。
优选的,网孔板的网孔孔径为1mm。
优选的,柱形中管内网孔板上筛网的孔径大于圆台形下管内网孔板上筛网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依次相接的上管、柱形中管、及圆台形下管,上管顶端密封接有与其相通的上柱,结构简单,密合性好;通过在柱形中管上端、及圆台形下管的上端均设有网孔板,网孔上覆盖与其大小一致的筛网,对原生质体逐级过滤,经济、简单、效率高,且上管、柱形中管、及圆台形下管之间均为螺纹连接用后易于拆卸,冲洗干净,晾干灭菌后可重复使用,小巧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 上柱、2.上管、3. 柱形中管、4. 圆台形下管、5. 上筛网、6. 下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 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西学院,未经河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4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珊瑚虫及虫黄藻的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用型浮游菌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