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智能供电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1323.7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0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汪长飞;郑周;马志保;黄才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8 | 分类号: | H02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柴油发电机 采样单元 单相交流电网 供电切换装置 隔离单元 供电单元 双向数据通信 本实用新型 供电可靠性 输出端连接 安全稳定 电气规范 负载输出 供电电源 控制连接 通信单元 通信连接 维护方便 维修成本 智能 输入端 接线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智能供电切换装置,包括隔离单元,隔离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单相交流电网、柴油发电机和逆变器,输出端连接有供电单元和采样单元,供电单元上连接有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采样单元和显示单元通信连接,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有执行单元和柴油发电机,执行单元分别与单相交流电网、柴油发电机、逆变器、采样单元和显示单元相连接,逆变器连接负载输出进行供电,控制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逆变器双向数据通信,接线符合电气规范,运行安全稳定、维护方便、维修成本低,在满足现有逆变器不变的情况下,扩展了柴油发电机等供电电源,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配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逆变器,具体是一种逆变器智能供电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依赖,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一些市区、医院等重要场所已实现全天候的不间断供电。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哨所等一些电力欠发达地区由于存在成本压力,供电源比较单一、供电线路较长等因素造成入户供电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智能供电切换装置,在满足现有逆变器不变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一种多来源供电以提高其供电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逆变器智能供电切换装置,包括隔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单相交流电网、柴油发电机和逆变器,所述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供电单元和采样单元;
所述供电单元上连接有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采样单元和显示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有执行单元和柴油发电机;
所述执行单元分别与单相交流电网、柴油发电机、逆变器、采样单元和显示单元相连接,所述逆变器连接负载输出进行供电;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逆变器双向数据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单元包括接触器KM1、接触器KM2、接触器KM3、接触器KM4、接触器KM5、低压断路器QF1、低压断路器QF2、低压断路器QF3、低压断路器QF4以及低压断路器QF5;
所述低压断路器QF1的输入端接单相交流电网的交流输入端,输出端接接触器KM1的输入端,所述接触器KM1的输出端分别接到逆变器和接触器KM3的输入端,所述接触器KM3的输出端接负载输出;
所述低压断路器QF2的输入端接柴油发电机的交流输入端,输出端接接触器KM2的输入端,所述接触器KM2的输出端分别接到逆变器和接触器KM3的输入端;
所述低压断路器QF3的输入端接逆变器的交流输入端,输出端接负载输出;
所述接触器KM1的输入端接接触器KM4的输出端,所述接触器KM4输出端接负载输出,所述接触器KM2的输出端接接触器KM5的输入端,所述接触器KM5的输出端接负载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器KM1的输入端火线与其吸合线圈A1端连接,所述接触器KM1的吸合线圈A2端与依次经过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1的输入端零线连接;
所述接触器KM2的输入端火线与其吸合线圈A1端连接,所述接触器KM2的吸合线圈A2端依次经过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继电器KV2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2的输入端零线连接;
所述接触器KM3的输入端火线与其吸合线圈A1端连接,所述接触器KM3的吸合线圈A2端依次经过接触器KM4常闭触点、接触器KM5常闭触点、继电器KV3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3的输入端零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1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UPS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SDN的变电站站内通信引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