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流延成型手机后壳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09354.9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6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余明先;孙亮;张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部 膜片 手机后壳 模具 成型 本实用新型 膜片定位部 流延成型 中心凸台 阴模 圆角 褶皱 等静压过程 材料成本 产品成型 定位作用 加工余量 应用要求 成型面 等静压 圆角处 中阴模 手机 凸筋 制备 陶瓷 合格率 节约 延伸 加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流延成型手机后壳的模具,包括阴模,阴模的上设有中心凸台和边成型面,边成型面上设有膜片定位部,为温等静压过程中流延膜片分散起到了定位作用;边成型面上还设有导流部,导流部的一端与中心凸台的圆角相连,另一端向外延伸,使得温等静压时边成型面的圆角处多余的膜片被均匀分散在导流部的凸筋或凹槽上,导流部和膜片定位部的设计,增加了膜片与模具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了产品成型过程中阴模的四个圆角出现膜片开裂或褶皱,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通过本实用新型制备的加工余量少、性能稳定可靠的3D陶瓷手机后壳,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及后端加工成本,可满足手机领域的应用要求,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材料3D叠层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流延成型手机后壳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5G、6G时代的到来,手机行业如若继续采用金属外壳,则会由于电磁信号屏蔽严重从而导致信号严重衰减;塑料外壳由于手感差、不耐磨、容易掉色等也逐渐被淘汰;玻璃外壳由于强度低、硬度低、韧性低及手感差等缺陷,作为手机后壳也存在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相比金属、塑料、高分子及玻璃材料而言,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氧化、手感好,尤其是氧化锆陶瓷具有高韧性等优异的性能,使得陶瓷手机外壳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其中,成型工艺是制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陶瓷手机外壳的关键环节。目前,3D形状陶瓷成型工艺常用的有干压成型、注射成型及流延成型,干压成型工艺制备的陶瓷加工余量大,陶瓷硬度大从而使得后端加工成本过高;注射成型制备的陶瓷容易产生针孔、气孔等缺陷而使得陶瓷性能差;流延成型通过流延工艺制备结构均匀的膜片,流延膜的厚度可控,微结构均匀,可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干压成型或注射成型中的不均匀性,如气孔、沙眼等微缺陷,流延成型制备流延膜,再通过3D成型模具叠层制备3D复杂形状的手机后盖。然而,在3D形状产品成型时,通常将流延膜片在模具上叠层后再进行温等静压,在温等静压时,模具的四个角由于有多余的膜片,在挤压时容易产生开裂或褶皱现象,排胶烧结之后产品内部都可能产生微裂纹,进而导致产品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流延成型手机后壳的模具,其中,边成型面上对应中心凸台的圆角处所设的膜片定位部,为温等静压过程中的流延膜片均匀分散起到定位作用,此外,边成型面上导流部的设计,使得温等静压时边成型面的圆角处多余的膜片被分散在导流部的凸筋或凹槽上,导流部及膜片定位部的设计,增加了膜片与模具的接触面积,共同有效避免了产品成型过程中边成型面上对应中心凸台的圆角处出现膜片开裂或褶皱,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制备加工余量少、性能稳定可靠的3D陶瓷手机后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流延成型手机后壳的模具,包括阴模,所述阴模的截面呈圆角矩形,所述阴模的上表面设有中心凸台和环绕中心凸台的边成型面,所述中心凸台的投影呈圆角矩形,所述中心凸台与边成型面的高度差为0.8-3.5mm,所述边成型面对应中心凸台的圆角处设有膜片定位部,所述膜片定位部为凸起的抬升面或下凹的沉降面,膜片定位部与边成型面的高度差为0.6-2.0mm,所述边成型面上还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为凸筋或凹槽,所述导流部的一端与中心凸台的圆角相连,另一端向外延伸并连接膜片定位部,所述导流部为凸筋时,膜片定位部为凸起的抬升面,所述导流部为凹槽时,膜片定位部为下凹的沉降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部的宽度为0.2-1.2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阴模的厚度为5-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9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炉假木用模具
- 下一篇:圆柱体混凝土试块试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