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杀菌的微波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7892.4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2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贾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点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F24C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腔 微波炉 磁控管 杀菌 排风扇 本实用新型 臭氧发生器 控制面板 侧壁加热部件 电源发生器 侧壁上部 底部加热 顶端设置 炉腔侧壁 炉腔连通 内部设置 排水装置 腔内气体 微波功率 排风道 波导 侧壁 除湿 炉门 排出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杀菌的微波炉,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磁控管、给磁控管提供电压的电源发生器、炉腔、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功率传输到炉腔的波导,所述外壳设置有炉门和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壁加热部件,所述炉腔底部设置有底部加热部件,所述控制面板内部设置有CPU,所述炉腔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将腔内气体排出的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炉腔侧壁之间形成有排风道,所述微波炉的顶端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炉腔连通,所述微波炉的本体下部一侧设置有排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杀菌和快速除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炉,具体的是涉及到一种可杀菌的微波炉。
背景技术
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就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现有技术中的微波炉在加热饭菜后,微波炉的内腔在加热过程中,内腔壁上常常会产生水滴,温度过高时,水滴会汽化,再温度降下来后会继续形成液滴,与内腔中掉落的食物作用滋生细菌,如果微波炉内的食物不及时取出,将会加快食物的霉变;液滴漏入微波炉内的电器元件中,也会回对微波炉造成损坏;再者在加热食品过程中,单靠微波炉前端的透视窗无法全面了解食物的加热程度,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希望提供一种可杀菌的微波炉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杀菌和快速除湿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食物杀菌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杀菌的微波炉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杀菌和快速除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杀菌的微波炉,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磁控管、给磁控管提供电压的电源发生器、炉腔、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功率传输到炉腔的波导,所述外壳设置有炉门和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壁加热部件,所述炉腔底部设置有底部加热部件,所述控制面板内部设置有CPU,所述炉腔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将腔内气体排出的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炉腔侧壁之间形成有排风道,所述微波炉的顶端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炉腔连通,所述微波炉的本体下部一侧设置有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外部与炉腔(2)连接部位设置有电控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控开关阀由电磁波屏蔽材料制成或者外表面涂有电磁波屏蔽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炉腔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CPU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侧壁加热部件和底部加热部件均是由电阻丝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炉腔内部设置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排水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水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排风扇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连接与排风道,所述安装架与排风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排风道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壳和排风道上设置有与防尘网相对应的安装孔。
工作原理:当加热工作结束后,所述CPU控制底部加热部件和侧壁加热部件工作,可以有效除去炉腔内的水珠、湿气等,所述炉腔内部的水珠、湿气通过所述排风扇和排风道快速排到外界大气中,臭氧发生器对微波炉的炉腔进行消毒,排水装置能够对微波炉的炉腔内部进行排水,排清炉腔内的水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点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点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7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