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的小型直流电压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6276.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伟;曹海;陈贵亮;汤建华;吴应华;洪磊;马艳;李军;黄娟;王庆枫;杨明芳;秦天平;王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G01R31/06;H02J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验 电池槽 电子式互感器 正极金属 本实用新型 小型直流电 发生装置 负极金属 正极端 手动控制开关 负极 电池串联 定时开关 工作效率 开关设置 携带方便 直流电源 综合效益 电池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的小型直流电压发生装置,包括电池槽、正极金属夹、负极金属夹、开关、若干节电池;若干节电池串联放置在电池槽中,正极金属夹与负极金属夹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池槽的正极端、负极端相连;所述开关设置在正极金属夹与电池槽正极端之间;所述开关采用手动控制开关或定时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为电子式互感器的极性校验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便捷的直流电源,方便了校验人员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的小型直流电压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式互感器不断在智能变电站中得到应用,是智能变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完成了变电站一次设备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常规电磁式互感器相比简化了绝缘结构,优化了暂态性能,提升了基础数据质量。电子式互感器包括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基于光学原理和基于电学原理,电子式互感器的极性校验方法和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校验方法不同,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的极性校验通常采用单节干电池“点极性法”进行,只需要一节干电池,使干电池正负两极与被校验互感器两极瞬间接触,操作简单;而电子式互感器的极性校验时,需要持续提供5V左右的直流电源加在互感器一次侧,以实现对电子式互感器极性的分析,而目前并无专用的5V左右直流电源,现场极性校验时须手动将3—4节1.5V干电池串在一起,手动连接至被校验电子式互感器两端,这给校验人员现场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便捷的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的小型直流电压发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的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的小型直流电压发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的小型直流电压发生装置,包括电池槽、正极金属夹、负极金属夹、开关、若干节电池;
若干节电池串联放置在电池槽中,正极金属夹与负极金属夹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池槽的正极端、负极端相连;所述开关设置在正极金属夹与电池槽正极端之间;
所述开关采用手动控制开关或定时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正极金属夹与负极金属夹采用鳄鱼夹,把手处安装有绝缘护套,使用安全方便。进行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时,可用正负极金属夹分别夹紧电子式互感器一次侧两极的引出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动控制开关主要包括壳体、弹簧、按键、两个金属片,两个金属片分别安装在壳体内的两侧面、并与壳体外部的导线连接,弹簧的一端垂直穿过壳体与其中一个金属片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与按键连接。按下此开关可接通电路,松开此开关由于弹簧的弹力使两金属片分离,实现电路的切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开关的定时时间为10—20s,由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的时间而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采用3—4节干电池,能够为电子式互感器提供4.5—6V直流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为电子式互感器的极性校验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便捷的直流电源,方便了校验人员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2)本实用新型直接将正负极金属夹分别夹紧电子式互感器一次侧两级的引出线,即可进行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相比于以往必须手动将被校验互感器两级加至干电池两端的方法,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3)通过在电池槽正极引出线与正极金属夹之间串联有一个开关,用控制开关可自主控制电路接通时间,以满足电子式互感器极性校验需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6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