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泵流量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05929.X | 申请日: | 201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韩德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孔凡亮 |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油缸 方向控制阀 监测控制 测试装置 伺服动力 油泵流量 油泵输出 连接口 运算器 油箱 输入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 活塞杆连接 活塞杆位移 输出端口 信号反馈 油箱连接 运动过程 并运算 电子尺 后端口 零泄漏 前端口 寿命期 输出端 输入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泵流量测试装置,其包括油箱、伺服动力单元、方向控制阀、液压油缸、监测控制组件。所述伺服动力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油箱、方向控制阀的输入端口连接。方向控制阀的输出端口与油箱连接,方向控制阀的前连接口与后连接口分别与液压油缸的前端口与后端口,监测控制组件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以使监测控制组件的电子尺将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位移信号反馈至PLC运算器,PLC运算器接收信号并运算液压油缸的运行速度,并计算油泵输出的流量值,且寿命期内液压油缸在运动过程中几乎零泄漏,结构简单,易操作,减少误差,为油泵输出的流量提供更精准的数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泵流量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动力单元装配完成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流量测试以检验油泵输出的容积效率,尤其是伺服动力单元。因为在伺服电机不同的转速下需要记录油泵输出的流量值,再进行转速流量曲线图的绘制。一直以来的测试方法都是将油泵的液压油输入至液压马达中,以液压马达的转速来换算油泵的输出流量值。
以上用液压马达转速来换算油泵输出流量值存在的问题是: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不是100%,液压马达不同转速下的的泄漏量是不一样的。因此,以此方法来换算出油泵输出流量值是存在较大的误差的。而且,重复精度不稳定,导致不能以固定的修正值或者是固定规律的修正公式来修正这种较大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泵流量测试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数值更精准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泵流量测试装置,其包括油箱、伺服动力单元、方向控制阀、液压油缸、监测控制组件,伺服动力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油箱、方向控制阀的输入端口连接,方向控制阀的输出端口与油箱连接,方向控制阀的前连接口与后连接口分别与液压油缸的前端口与后端口,监测控制组件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方向控制阀的输入端口连接有安全阀,安全阀的出液口与油箱连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伺服动力单元包括伺服电机和油泵,伺服电机与油泵连接,油泵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油箱、方向控制阀的输入端口连接。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监测控制组件包括检测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位移用的位移检测器和与位移检测器连接的运算器。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位移检测器为与运算器信号连接的电子尺。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运算器为PLC运算器。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方向控制阀为三位四通方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方向控制阀控制液压油缸的运动方向,并利用监测控制组件的电子尺将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位移信号反馈至PLC运算器,PLC运算器接收信号并运算液压油缸的运行速度,并计算油泵输出的流量值。由于寿命期内液压油缸在运动过程中几乎零泄漏,无限接近油泵流量输出的真实值,既结构简单,易操作,又能减少液压马达在转动过程中由于不稳定的泄漏造成的误差,为油泵输出的流量提供更精准的数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泵流量测试装置,其包括油箱1、伺服动力单元2、方向控制阀3、液压油缸4、监测控制组件5。所述伺服动力单元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与油箱1、方向控制阀3的输入端口连接。方向控制阀3的输出端口与油箱1连接,方向控制阀3的前连接口与后连接口分别与液压油缸4的前端口与后端口,监测控制组件5与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韩德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韩德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5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