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乘客安全带报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5324.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5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姜剑;邵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B60R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25002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铁片 挡板 弹簧 通槽 装配 警铃 本实用新型 蓄电池 报警设备 客车乘客 微型风扇 过滤网 加热丝 右端面 左端面 挤压 报警 外壳前端面 烘干功能 外壳内部 烘干 右壁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乘客安全带报警设备,包括安全带外壳、弹簧、挡板、铁片一、铁片二、警铃、蓄电池、通槽一、过滤网一、加热丝以及微型风扇,所述弹簧右端固定在安全带外壳左端面,且弹簧左端安装挡板,所述铁片一装配在挡板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铁片二固定在安全带外壳左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警铃以及蓄电池均安装在安全带外壳前端面,该设计实现了挤压报警的功能,所述通槽一开设在安全带外壳右端面,所述过滤网一以及加热丝均装配在通槽一内部,所述微型风扇装配在安全带外壳内部右壁上,该设计实现了烘干功能,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挤压报警,安全性好,便捷烘干,实用性强,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客车乘客安全带报警设备,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座位安全带是一种交通工具上的主动式安全装备,三点式安全带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被动式安全装置,其作用原理是侦测织带被拉出来的加速度以锁定织带。
现有技术中,客车乘客安全带中缺少报警功能,当相邻座位上的乘客挤压安全带外壳时,无法察觉,容易耽误乘客系上安全带,浪费时间,并且需要进行沟通,容易导致乘客之间发生口角,同时缺少烘干功能,因安全带外壳内部空气流动性差,容易造成安全带外壳内部潮湿,加快零件腐蚀,使用寿命短,所以需要一种客车乘客安全带报警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乘客安全带报警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挤压报警,安全性好,便捷烘干,实用性强,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乘客安全带报警设备,包括安全带外壳、挤压报警机构以及烘干机构,所述挤压报警机构安装在安全带外壳前端面,所述烘干机构装配在安全带外壳右端面,所述挤压报警机构包括弹簧、挡板、铁片一、铁片二、警铃以及蓄电池,所述弹簧右端固定在安全带外壳左端面,且弹簧左端安装挡板,所述铁片一装配在挡板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铁片二固定在安全带外壳左端面中间位置,且铁片二设置在铁片一右侧,所述警铃以及蓄电池均安装在安全带外壳前端面,且警铃右侧设置蓄电池,所述烘干机构包括通槽一、过滤网一、加热丝以及微型风扇,所述通槽一开设在安全带外壳右端面,所述过滤网一以及加热丝均装配在通槽一内部,且过滤网一安装在加热丝右侧,所述微型风扇装配在安全带外壳内部右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外壳上端面前侧安装按钮,且安全带外壳上端面后侧装配安全带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弹簧均匀固定在安全带外壳左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铁片一通过导线一与警铃电性连接,且铁片一与挡板连接处设有绝缘层一,所述铁片二通过导线二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且铁片二与安全带外壳连接处设有绝缘层二,所述微型风扇以及加热丝分别通过导线三以及导线四与蓄电池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外壳内部右壁上安装支架,所述微型风扇通过支架与安全带外壳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外壳左端面开设有通槽二,且通槽二内装配过滤网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乘客安全带报警设备,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弹簧、挡板、铁片一、铁片二、警铃以及蓄电池,该设计实现了挤压报警的功能,防止安全带外壳受到挤压而变形,同时降低了因安全带外壳受到挤压而导致的乘客之间发生口角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传统客车乘客安全带中缺少报警功能,使得安全带外壳受到挤压而不被发现,容易导致安全带受挤压而变形,安全性低,同时容易因安全带受到挤压导致乘客之间发生口角的情况。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通槽一、过滤网一、加热丝以及微型风扇,该设计实现了烘干功能,保持安全带外壳内部环境干燥,提高安全带外壳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客车乘客安全带报警设备缺少烘干功能,使得安全带外壳内部空气流动性差,造成安全带外壳内部潮湿,零件腐蚀速度快,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5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防欺骗的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盗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