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毫菊繁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4426.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3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庆县兴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7/04;A01G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邹翠;李斌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理白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菊 桶盖 繁殖 繁殖装置 反光条 绝缘电热丝 多圈 均布 超声波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 同轴心设置 日光灯 繁殖条件 人工控制 透气孔 中心处 内壁 光照 垂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毫菊繁殖装置,包括带桶盖的繁殖桶;所述桶盖的中心处设有日光灯,所述桶盖上均布有多圈绝缘电热丝,且多圈所述绝缘电热丝和所述桶盖同轴心设置,所述繁殖桶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根反光条,且所述反光条垂直于所述繁殖桶的底部,相邻两根所述反光条的间隙之间均布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繁殖桶的底部设有超声波雾化器。本毫菊繁殖装置能人工控制毫菊繁殖环境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保证毫菊处于最佳的繁殖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繁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毫菊繁殖装置。
背景技术
毫菊为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毫菊生长适温在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10℃。另外,毫菊为长夜短日性植物,在每天十四、五个小时的长日照下,利于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则利于花芽发育。目前,多采用人工操作繁殖毫菊,但是毫菊的繁殖对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的需求条件比较苛刻,人工操作可控性太差,难以满足毫菊繁殖所需的最佳繁殖条件,且传统的一些毫菊繁殖装置,由于不能对毫菊提供均等的繁殖条件,导致毫菊的繁殖速度不一,一部分毫菊繁殖正常,而一部分繁殖毫菊繁殖速度过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人工控制毫菊繁殖环境的光照、温度和湿度,保证毫菊处于最佳繁殖条件中的繁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毫菊繁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桶盖的繁殖桶;所述桶盖的中心处设有日光灯,所述桶盖上均布有多圈绝缘电热丝,且多圈所述绝缘电热丝和所述桶盖同轴心设置,所述繁殖桶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根反光条,且所述反光条垂直于所述繁殖桶的底部,相邻两根所述反光条的间隙之间均布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繁殖桶的底部设有超声波雾化器。
本装置中繁殖桶桶盖的中心处设有日光灯,为毫菊的繁殖提供光照,配合繁殖桶侧壁的多根反光条,不仅有效的节约了能源,而且可以使光照能均匀的照射到繁殖桶底部的毫菊表面;绝缘电热丝与桶盖同轴心设置,这样可保证繁殖桶底部的毫菊受热均匀;而超声波雾化器相比其他加湿方法出来的水汽更均匀,更柔和,而且超声波雾化器的水槽内还可以加入营养液雾化给毫菊,为毫菊的繁殖提供营养,透气孔便于繁殖桶内空气的流通,而在反光条的间隙均设有透气孔,还方便空气的对流;这样通过日光灯配合反光板提供均匀的光照、与桶盖同轴心的绝缘电热丝提供均匀的温度和超声波雾化器的雾化,可以使毫菊处于最佳的繁殖环境中,而且毫菊能获得均等的繁殖条件,使繁殖桶底部毫菊的繁殖速度趋于一致,避免了部分毫菊接收不到光照或者温度太低而影响其繁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繁殖桶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日光灯开关、绝缘电热丝开关和超声波雾化器开关,且所述日光灯开关与所述日光灯电性连接,所述绝缘电热丝开关与所述绝缘电热丝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开关和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电性连接。
通过控制器内设置的日光灯开关、绝缘电热丝开关和超声波雾化器开关可对日光灯、绝缘电热丝和超声波雾化器进行控制,这样方便对毫菊繁殖环境的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使整个装置使用起来更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根所述反光条的间隙之间透气孔的个数为3个-5个。如果透气孔个数太少,繁殖桶内的空气的流通会不顺畅;如果透气孔个数太多,空气流通太快,不容易提升繁殖桶内的温度,经多次试验得出,透气孔的个数设为3个-5个,在保证繁殖桶内空气流通的同时,亦能通过绝缘电热丝的加热快速提升繁殖桶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庆县兴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鹤庆县兴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4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