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排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4339.5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尚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锦模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进口 排气管道 水冷排气管 排气管 水冷腔 本实用新型 安装空间 均匀设置 排气出口 散热效率 整体散热 尾气管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排气管,包括排气管道和水冷腔,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6个排气进口,分别为第一排气进口,第二排气进口,第三排气进口,第四排气进口,第五排气进口和第六排气进口,所述排气管道设有排气出口,将水冷腔均匀设置的排气管外侧,使得尾气管的整体散热更均匀,保证更高效的散热效率,使得排气管的整体尺寸更小,节约了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冷排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天然气发动机是不配备水冷排气管的,由于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室内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温度要比柴油机、汽油机的温度高,因此,排除的废气温度相对也较高。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排出废气的体积较大,进而排气阻力也会增大,导致输出功率降低;而且发动机温度过高,也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尾气温度一般在600~800℃之间,为了防止高温尾气传热至其他部 件,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排气管上一般都安装有冷却装置,通常来说有风冷 和水冷两者方式。现有的水冷排气管结构复杂,为保证冷却效果,外形都很臃肿,不利于发动机的整体安装与布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将水冷腔均匀设置的排气管外侧,使得尾气管的整体散热更均匀,保证更高效的散热效率,使得排气管的整体尺寸更小,节约了安装空间。
一种水冷排气管,包括排气管道和水冷腔,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6个排气进口,分别为第一排气进口,第二排气进口,第三排气进口,第四排气进口,第五排气进口和第六排气进口,所述排气管道设有排气出口,所述水冷腔设置在排气管道的外侧,所述水冷腔包括4个进水口和1个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腔的进水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排气管道的排气进口所在的平面相对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水冷腔的出水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排气管道的排气出口所在的平面相对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出口和出水口都设置在靠近排气管道端部的位置。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将水冷腔均匀设置的排气管外侧,使得尾气管的整体散热更均匀,保证更高效的散热效率,使得排气管的整体尺寸更小,节约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冷排气管的主视图;
图2为水冷排气管的后视图;
图3为A面剖视图。
图中所示:1-排气管道,2-水冷腔,11-第一排气进口,12-第二排气进口,13-第三排气进口,14-第四排气进口,15-第五排气进口,16-第六排气进口,101-排气出口,21-进水口,2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一种水冷排气管,包括排气管道1和水冷腔2,所述排气管道1上设有6个排气进口,分别为第一排气进口11,第二排气进口12,第三排气进口13,第四排气进口14,第五排气进口15和第六排气进口16,所述排气管道1设有排气出口101,所述水冷腔2设置在排气管道1的外侧,所述水冷腔2包括4个进水口21和1个出水口22。
所述水冷腔2的进水口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排气管道1的排气进口所在的平面相对平行设置。
所述水冷腔2的出水口2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排气管道1的排气出口101所在的平面相对平行设置。
所述排气出口101和出水口22都设置在靠近排气管道1端部的位置。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锦模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潍坊锦模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4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氧化颗粒捕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SCR汽车尾气后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