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倾斜式焙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02266.6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1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日科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 地址: | 62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铝箔 倾斜式焙烧 本实用新型 向上倾斜 一端设置 出料端 出料辊 出料口 进料端 进料辊 进料口 化成 电机带动 对进料口 加热装置 力学性能 生产机械 水分蒸发 焙烧炉 预加热 热气 蒸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成铝箔生产机械,具体涉及倾斜式焙烧炉。倾斜式焙烧炉,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的炉体(2),炉体(2)内设置加热装置,所述的炉体(2)一端设置进料口(3),另一端设置出料口(4),进料口(3)处设置有进料辊(5),出料口(4)处设置出料辊(6),进料辊(5)及出料辊(6)由电机带动,所述炉体(2)自出料端到进料端向上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炉体(2)自出料端到进料端向上倾斜设置,利于水分蒸发出去,同时热气可对进料口(3)处的铝箔进行预加热蒸发,减少铝箔所含水分,提高焙烧炉效率,使得化成铝箔的力学性能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成铝箔生产机械,具体涉及倾斜式焙烧炉。
背景技术
焙烧炉用于化成机氧化膜劣化,通过500℃左右的高温将铝箔化成生产中表面生成的含水氧化膜转化成γ-Al2O3,破坏氧化膜,减少其缺陷,利于后续修补化成。现有的焙烧炉一般采用水平设置,铝箔进入焙烧炉时,表面带水,入炉初期蒸发,炉内温度降低,达不到转化效果,焙烧炉的有效利用长度只有90%;铝箔面水分蒸发过程中,箔面温度急剧变化,化成箔变形,物理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倾斜式焙烧炉,解决现有的焙烧炉不利于铝箔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对铝箔物理性能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倾斜式焙烧炉,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炉体,炉体内设置加热装置,所述的炉体一端设置进料口,另一端设置出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辊,出料口处设置出料辊,进料辊及出料辊由电机带动,所述炉体自出料端到进料端向上倾斜设置。
铝箔在进料辊以及出料辊的带动下,自进料口进入炉体从出料口出来,铝箔在炉体内加热装置的作用下将铝箔化成生产中表面生成的含水氧化膜转化成γ-Al2O3,由于炉体向上倾斜,利于水分蒸发出去,同时热气可对进料口处的铝箔进行预加热蒸发,减少铝箔所含水分,提高焙烧炉效率,使得化成铝箔的力学性能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体内壁设置有自炉体出料端至自炉体进料端、沿炉体内壁螺旋向上的引风板。使热气环绕铝箔向上运动,铝箔受热更加均匀,效率也更高。
作为优选,沿炉体出料端至自炉体进料端方向,所述的引风板与炉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利于热气携带水分向上运动,从而将水分带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体包括上盖、下盖,上盖和下盖之间通过一侧的转轴连接,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把手,便于将炉体打开进行维修、检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口处,进料口上方设置有档板,所述档板与进料辊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档板与进料辊之间设置有热风机,热风机的进风口朝向进料口,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进料辊。档板将自进料口排出的热气聚集,热风机利用进料口排出的热气对进料辊上的铝箔吹干,一方面可以利用风力将水分吹走,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热能使水分蒸发。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风机的出风口为排型出风口,长度与进料辊长度相适应。可对铝箔的整个表面吹风,除水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体自出料端到进料端向上倾斜的角度为15~3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炉体自出料端到进料端向上倾斜设置,利于水分蒸发出去,同时热气可对进料口处的铝箔进行预加热蒸发,减少铝箔所含水分,提高焙烧炉效率,使得化成铝箔的力学性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炉体内设置螺旋向上的引风板,使热气环绕铝箔向上运动,铝箔受热更加均匀,效率也更高;本实用新型引风板与炉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利于热气携带水分向上运动,从而将水分带出;本实用新型便于将炉体打开进行维修、检查;本实用新型设置档板和热风机,利用进料口排出的热气对进料辊上的铝箔吹干,一方面可以利用风力将水分吹走,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热能使水分蒸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日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日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2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