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焚烧车间烟雾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98636.3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6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伟;李贵平;杨龙;唐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兴业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20 | 分类号: | F23G5/20;F23G5/16;F23G5/44;F23J15/00;F23J15/0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端 进气端 除尘器 降温塔 吸收塔 二次燃烧室 干式反应器 烟气加热器 碱洗塔 衔接 烟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回转窑 引风机 烟气 烟囱 焚烧 酸碱反应 酸性物质 车间 有效地 去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烧车间烟雾处理装置,包括回转窑、二次燃烧室、吸收塔、干式反应器、除尘器以及烟囱,回转窑的出气端与二次燃烧室的进气端连接,二次燃烧室的出气端与吸收塔的进气端连接,吸收塔的出气端与干式反应器的进气端连接,干式反应器的出气端与除尘器的进气端连接,除尘器的出气端与烟囱之间通过引风机连接,还包括降温塔、碱洗塔以及烟气加热器,降温塔的进气端与除尘器的出气端衔接,降温塔的出气端与碱洗塔的进气端衔接,碱洗塔的出气端与烟气加热器的进气端衔接,烟气加热器的出气端与引风机的进气端衔接。本实用新型从除尘器中出来的烟气,通过降温塔进行降温,达到酸碱反应的最佳温度,从而更加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酸性物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烧车间烟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处理危险废物时,经常采用回转窑焚烧系统进行焚烧,回转窑处理的危废类别有:医药废物(HW02)、废药物、药品(HW03)、农药废物(HW04)、木材防腐剂废物(HW05)、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06)、热处理含氰废物(HW07)、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09)、精(蒸)馏残渣(HW11)、染料、涂料废物(HW12)、有机树脂类废物(HW13)、新化学品废物(HW14)、感光材料废物(HW16)、表面处理废物(HW17)、含金属羰基化合物废物(HW19)、含铬废物(HW21)、含铅废物(HW31)、无机氰化物废物(HW33)、有机磷化合物废物(HW37)、有机氰化物废物(HW38)、含酚废物(HW39)、含醚废物(HW40)、含有机卤化物废物(HW45)、含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其他废物(HW49)、废催化剂(HW50)等。
回转窑焚烧系统由回转窑和一个二次燃烧室组成,二次燃烧室出来的烟气,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烟气通入半干式吸收塔中,使得烟气中酸性气体与碱液反应,从吸收塔的出口端出来的烟气经过干式反应器进行干燥处理后进入袋式除尘器,从袋式除尘器出来的烟气,经过烟囱直接排放,这种处理工艺烟气处理还不够彻底。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更加、更加环保的焚烧车间烟雾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焚烧车间烟雾处理装置,包括回转窑、二次燃烧室、吸收塔、干式反应器、除尘器以及烟囱,回转窑的出气端与二次燃烧室的进气端连接,二次燃烧室的出气端与吸收塔的进气端连接,吸收塔的出气端与干式反应器的进气端连接,干式反应器的出气端与除尘器的进气端连接,除尘器的出气端与烟囱之间通过引风机连接,还包括降温塔、碱洗塔以及烟气加热器,降温塔的进气端与除尘器的出气端衔接,降温塔的出气端与碱洗塔的进气端衔接,碱洗塔的出气端与烟气加热器的进气端衔接,烟气加热器的出气端与引风机的进气端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降温塔中设有冷凝水喷头,所述碱洗塔中设有氢氧化钠溶液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进气端与所述二次燃烧室的出气端衔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出气端与所述吸收塔的进气端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中设有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上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进水口与供水池连接,还包括分气缸,分气缸的进气端与蒸汽出口衔接,分气缸的出气端与所述烟气加热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分气缸的出气端还连接至蒸汽冷凝器、助燃空气预热器以及多效蒸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蒸汽冷凝器、所述助燃空气预热器以及所述焚烧烟气加热器的冷凝水出口均通过冷凝水箱连接至所述供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兴业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兴业东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8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