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板传送校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8099.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山泰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02 | 分类号: | B65G11/02;B65G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4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滑道 红外线发射器 电子板 推板 传送链条 红外线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 校正结构 上表面 顶杆 翘起 设计制造技术 电子线路板 红外线结构 同一条直线 驱动电机 红外线 内表面 顶面 齐平 推回 | ||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子线路板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电子板传送校正结构,传送滑道的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传送滑道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红外线接收器,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的传送滑道一端的内部的中央固定有顶杆,所述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的传送滑道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推板,推板的后方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传送链条与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的传送滑道一端相对,传送链条的中心线与顶杆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传送链条的顶面与传送滑道的内表面齐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推板与红外线结构,一旦红外线接收器无法接受到红外线则说明有翘起的电子板,然后推板就会向前推动,将翘起的电子板推回正确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子线路板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电子板传送校正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板印刷完毕后会通过传送滑道传送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处理,但是在传送过程的滑道接收处容易出现电子板翘起的情况,翘起的电子板就无法通过传送滑道进行传送,而且会阻碍后续的电子板传送,造成堆积,此时就需要人工将电子板放平,再进行传送,因此就需要一个工人时刻看守传送滑道。
为此设计一种带有自动校正的电子板传送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带有自动校正的电子板传送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子板传送校正结构,包括传送链条、传送滑道、顶杆、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其特征在于:传送滑道的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传送滑道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红外线接收器,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的传送滑道一端的内部的中央固定有顶杆,所述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的传送滑道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推板,推板的后方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传送链条与设有红外线发射器的传送滑道一端相对,传送链条的中心线与顶杆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传送链条的顶面与传送滑道的内表面齐平。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采用线束与驱动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推板与红外线结构,一旦红外线接收器无法接受到红外线则说明有翘起的电子板,然后推板就会向前推动,将翘起的电子板推回正确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了看顾的工人,节省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子板传送校正结构,包括传送链条、传送滑道、顶杆、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其特征在于:传送滑道1的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2,传送滑道1的另一端的上表面固定有红外线接收器3,设有红外线发射器2的传送滑道1一端的内部的中央固定有顶杆4,所述设有红外线发射器2的传送滑道1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推板5,推板5的后方固定有驱动电机6;所述传送链条7与设有红外线发射器2的传送滑道1一端相对,传送链条7的中心线与顶杆4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传送链条的顶面与传送滑道的内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线接收器3的信号输出端采用线束与驱动电机6相连,控制驱动电机推动推板。
在具体实施中,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线,电子板经过传送链条进入传送滑道的时候顶杆会向上顶动一下,使电子板被顶起并进入到传送滑道的滑道口,此时红外线接收器可以顺利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线,当电子板被顶的过高时就会架设在传送滑道上,无法进行传送,此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就会被挡住,红外线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就会将信号通过线束传递给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就会驱动推板,将翘起的电子板推回到传送滑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山泰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山泰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8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绳浸泡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动升降式溜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