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7412.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5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力谷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无线充电装置 无线发射设备 无线接收设备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输出接头 匹配 充电技术 充电接口 充电效率 电源连接 手机背面 充电线 插拔 手机 背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适用于手机,包括无线发射设备和无线接收设备,所述无线发射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固定在手机背面,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无线接收设备包括第二壳体、连接线和输出接头,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输出接头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正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匹配。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采用相互匹配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实现无线发射设备与无线接收设备的精确定位,充电效率高。且用户无需反复插拔充电线,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处理器能力越来越强,手机的续航能力确越来越差,人们经常遇到手机使用过程中没电的状况,所以在家里、办公室通常都准备了充电器或者USB充电线,但是在办公室桌上过多的连接线又让他们感觉非常繁杂,而且反复插拔充电线也让用户感到烦恼。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技术被广泛应用,QI(磁感应)技术成为市场的主流。而QI(磁感应)技术要求被充电设备内接收线圈与充电设备内的发射线圈高度同心,且线圈之间的距离是恒定值,否则充电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效率高,且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适用于手机,包括无线发射设备和无线接收设备,所述无线发射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无线接收设备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输出接头,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固定在手机背面,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匹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充电模块和无线发射线圈,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无线接收线圈,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匹配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的中心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的中心相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底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具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接口为Micro USB充电接口或Lighting接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接头为Micro USB接头或Lighting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采用相互匹配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实现无线发射设备与无线接收设备的精确定位,充电效率高。且用户无需反复插拔充电线,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无线接收设备与手机连接示意图;
图3(a)至图3(c)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与手机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无线接收设备与手机连接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适用于手机,包括无线发射设备和无线接收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力谷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力谷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7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