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的热管理耦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6413.3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1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农;罗宗鸿;曹万友;宁广秀;刘玉强;孙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62;H01M10/6563;H01M10/6569;H01M10/6571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理 电池管理系统 控制器 动力锂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 电池模组 耦合系统 吹风扇 吸风扇 电池组 动力锂电池 均匀一致性 温度场分布 温度传感器 保温措施 低温加热 电加热膜 实时采集 温度信号 相变材料 信号连接 一端连接 影响因素 正极端 散热 控温 加热 冷却 侧面 分析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的热管理耦合系统,箱体的前后侧面分别安装有吹风扇和吸风扇;箱体内的一侧固定安装BMS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一端连接在电池模组正极端,另一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热管理控制器与电加热膜、吹风扇、吸风扇信号连接;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对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使热管理控制器采取加热、冷却或保温措施,控制动力锂电池温度。本实用新型确保环境温度对电池组影响因素降低到最小,从而达到高温散热、低温加热以及相变控温的目的,其中对于相变材料包的维护和更换方式,更趋向于简洁、方便以及该装置使得电池模组的温度场分布也更均匀一致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制冷组件、加热组件、保温组件以及BMS电池管理系统对锂电池组进行温度管理控制的热管理耦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的大环境下,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电动汽车由于在节能与减排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关键是看动力电池,而大部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受温度的影响显著,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电池性能的发挥。温度过高时,电池容易出现发热、燃烧以及爆炸等安全问题;温度过低时,电池出现无法放电或放电容量较少等问题。因此,合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于延长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进而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电池热管理主要形成以下几种技术:
(1)以改变电芯单体结构(电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等)的耐高温性能以及低温活性,来提高电芯单体的热稳定性。然而,电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热稳定性的提升,都是以减少电池容量为前提的,这对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来说是致命的。所以,通过改进电池材料来加速电池组散热和控制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2)以空气为介质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目前,有相关学者通过模拟仿真以及实验研究等方式分析了电池风冷散热特性,验证了空气强制冷却的可行性,但是随着空气冷却方式的广泛应用,对于大规模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如NCM、NCA等),由于其导热率低,热传导的延迟时间长,仅用空气冷却无法满足要求。
(3)以液体为介质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液体冷却,具有相对于空气更高的传热系数,更薄的液体边界层,更高的导热率,它既能实现对电池组温度的有效冷却,又能实现单体电池间温度的均匀分布。但该方法需要增加额外的循环及散热装置,结构复杂,系统的体积与重量过大,而且还有漏液风险。
(4)以相变材料为介质的电池热管理。利用相变材料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相变潜热,来达到冷却和加热电池组的目的。它不需要在电池模块连接处插入其它的冷却元件,相变材料非常适用于非稳态和瞬态,没有连续的循环系统,具有良好的热缓冲作用。但总体来说,它还是属于一种被动的散热方法,只能在它的相变温度范围内起作用 ,单纯的相变材料冷却系统多采用在电池四周填充相变材料来实现,但是此结构很难实现对电池组的加热。
(5)热管、热电等其它基于制冷制热原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细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冰箱压缩机制冷的效果,该散热装置能够较好的解决电池组散热的问题,但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而且,由于热管单向传热的特性,所以这结构限制了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下加热的问题;热电制冷,又称半导体制冷,主要是建立在帕尔贴效应基础上的一种电制冷方法。它的优点是体积小、无噪声、无振动、结构紧凑,无运动部件,操作维护方便,不需要制冷剂,制冷量和制冷速度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来调节。热电制冷目前受到制冷系数制约,应用范围比较窄,主要用在民用市场、医学设备、高功率电子器件冷却和工业温度控制以及汽车空调方面,因此,热电制冷技术在电池热管理上面的应用还有待开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6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氢电池包
- 下一篇: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