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预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95792.4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2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肖松;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克迈动力系统部件(廊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预压机构 安装板 导向杆连接板 自动压铆设备 直线运动导向 本实用新型 预压气缸 导向杆 连接杆 压装 穿过 距离传感器 弹性压头 检测零件 螺栓螺母 水平旋转 向上滑动 倒置 顶出力 活塞杆 抗扭转 传感器 放平 变形 对称 镶嵌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预压机构,所述的预压机构包括预压气缸、安装板、第三直线运动导向机构、连接杆、第三导向杆连接板、可水平旋转的弹性压头、第一螺母有无检测传感器和用于检测零件是否放平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导向机构由第三导向杆连接板及两根第三导向杆组成,所述的两根第三导向杆对称设于第三导向杆连接板的两端并向上滑动穿过安装板;所述预压气缸倒置并固定于安装板的上面,其活塞杆穿过安装板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预压机构,可以保证压装螺栓螺母与工件的充分镶嵌,达到极高的可靠性,及较高的抗顶出力、抗扭转力,防止压装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自动压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预压机构。
背景技术
实现汽车车身轻量化是改善汽车经济性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在车身的制造中大量使用轻金属和非金属,而连接这些金属的最佳方法是采用铆接技术。无铆钉连接技术是一种逐步取代传统落后连接工艺(传统铆接、焊接)的新型连接方法。
传统的连接方法均存在着经济及技术上的不足,举例说明:原有的铆接工艺都要求对铆接材料进行预冲孔,然后再用铆钉进行连接,这样的铆接工艺复杂、外观差、效率低且不易实现自动化。原有的焊接工艺,以点焊为例,它所需的设备昂贵,连接费用高,很难连接多层板件以及有镀层的板件或铝、铜及不锈钢板件,而对喷漆板件、不同材质板件、厚度差异过大板件以及中间有夹层的板件则无法连接。同时,点焊连接破坏了板件表面镀层,会产生热变形,并且对连接加工过程中的所有不可靠因素无法进行无损伤的自动检测。此外,采用传统的连接方法,单件连接成本过高,如在铆接或螺纹连接方法中,准备工作加上相应的输送以及零配件成本,就会造成很高的费用。另外,传统的机械和液压装置存在的问题有:压装变形、损坏工件表面镀层、噪音大、能耗高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预压机构,以保证压装螺栓螺母与工件的充分镶嵌,达到极高的可靠性,及较高的抗顶出力、抗扭转力,防止压装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预压机构,所述的预压机构包括预压气缸、安装板、第三直线运动导向机构、连接杆、第三导向杆连接板、可水平旋转的弹性压头、第一螺母有无检测传感器和用于检测零件是否放平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导向机构由第三导向杆连接板及两根第三导向杆组成,所述的两根第三导向杆对称设于第三导向杆连接板的两端并向上滑动穿过安装板;所述预压气缸倒置并固定于安装板的上面,其活塞杆穿过安装板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向下穿过第三导向杆连接板并与弹性压头固定连接;所述的弹性压头固定于第三导向杆连接板的下面;所述的第一螺母有无检测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安装在安装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头由连接轴、推力轴承、外固定套和硬橡胶构成;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第三导向杆连接板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推力轴承的内圈通过冷压配合,推力轴承的外圈与外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的硬橡胶与外固定套的下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用于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预压机构,可以保证压装螺栓螺母与工件的充分镶嵌,达到极高的可靠性,及较高的抗顶出力、抗扭转力,防止压装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螺母自动压铆设备的总装示意图。
图2是螺母自动送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动机械手自动移载和装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夹爪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压装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预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克迈动力系统部件(廊坊)有限公司,未经威克迈动力系统部件(廊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5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