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5050.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习宇;但念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习宇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平台 工字钢 升降式 外墙 铁轨 三角架 本实用新型 顶部滑轮架 钢制 轮架 绳圈 平台上表面 垂直平台 高楼建筑 钢索 定滑轮 楼层 失火 发动机 消防 运作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该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由平台,顶部滑轮架,钢制绳圈,工字钢铁轨,轮架,钢索,三角架,地面定滑轮,发动机构成;工字钢铁轨垂直平台表面并且位于平台后,三角架、轮架、钢制绳圈位于平台上表面,顶部滑轮架位于工字钢铁轨顶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在高楼建筑失火仍然能运作运输消防人员和受灾人员的平台,可以在楼层较高的场合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救生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报道的高楼火灾事故是世界性难题,当发生火灾时,救火限制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地面消防设备高度限制,国内消防云梯以及举高车的最大为高度100米,对于超出100米楼层的被困人员无能为力,地面消防设备如水枪或水泡威力也无法扑灭高层火场;二、火场限制了运输设备使用比如火灾发生时不能使用电梯等设备,导致消防队员必须负重登高,造成额外消耗影响救援行动和灭火效率,受灾人员也难以从高楼及时离开火灾现场。
目前高楼灭火救助受灾人员主要依靠直升机,救生伞和救生缓降器等设备,前者成本较高,而后者要求对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该平台使用双电机为动力源,以钢缆绳和定滑轮组为传动系统,运行轨道安装在建筑外墙壁,由地面人员控制电机或电梯端控制板控制平台上升或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顶部滑轮架,钢制绳圈,工字钢铁轨,轮架,钢索,三角架,地面定滑轮,发动机;工字钢铁轨垂直平台位于平台后,三角架、轮架、钢制绳圈位于平台上,顶部滑轮架位于工字钢铁轨顶端。
所述的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铁轨4个为一排安装在平台后,发动机数量为2个,安装在装置两侧,地面定滑轮数量为2个,分别安装在工字钢铁轨(4)和两侧发动机之间,三角架数量为8个安装在平台下表面,钢制绳圈为2个,安装在平台上表面、两侧工字钢铁轨之间,轮架为8个安装在平台上表面,三角架和轮架均为两个一组对称安装,将轮架和三角架侧面的滑轮安装在工字钢铁轨凹槽内,保证平台以工字钢铁轨为轨道,钢索一端系在钢制绳圈,经过顶部滑轮架、地面定滑轮,另一端系在发动机上。
所述升的降式外墙轨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铁轨每根长3米,应分为4组轨道,并根据大楼高度决定每组工字钢铁轨数量,单组总长应大于大楼高度。
所述的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升下降由发动机控制,当发动机顺时针旋转时,平台上升,当发动机逆时针旋转时,平台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轮架外观结构图。
图3是三角架外观结构图。
图4是工字钢铁轨与轮架和三角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5平台外观结构图。
图中:1.平台 2.顶部滑轮架 3.钢制绳圈 4.工字钢铁轨 5.轮架 6.钢索7.三角架 8.地面定滑轮 9.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升降式外墙轨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顶部滑轮架2,钢制绳圈3,工字钢铁轨4,轮架5,钢索6,三角架7,地面定滑轮8,发动机9;工字钢铁轨4垂直平台1位于平台1后,三角架7、轮架5、钢制绳圈3位于平台1上,顶部滑轮架2位于在工字钢铁轨4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习宇,未经刘习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5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电疗双工组合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救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