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海水能联合供热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2403.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樊栓狮;陈建标;郎雪梅;王燕鸿;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出井 井口 开采井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 太阳能 气液分离器 水合物储层 联合供热 海水 套管 地层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 海上浮动平台 太阳能集热器 天然气水合物 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海水源热泵 高效开采 内部设置 蓄热水箱 热流体 输入管 水平段 热源 阀门 气液 射孔 再生 | ||
1.基于太阳能-海水能联合供热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蓄热水箱(2)、阀门(3)、泵(4)、板式换热器(9)、海水源热泵(10)、开采井井口(11)、上覆地层(12)、开采井(13)、下覆地层(15)、水合物储层(16)、采出井(17)、采出井井口(18)、气液分离器(19)、海上浮动平台(22)、注热流体输入管(23)、气液收集套管(24)和射孔(25);所述水合物储层(16)内部设置有开采井(13)和采出井(17),所述采出井(17)外设置有采出井井口(18),所述采出井井口(18)与气液分离器(19)连接,所述采出井(17)水平段设置有气液收集套管(24),所述开采井(13)外设置有开采井井口(11),所述开采井(13)水平段设置有射孔(25);所述泵(4)、阀门(3)、蓄热水箱(2)、太阳能集热器(1)顺次连接,且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的出口与蓄热水箱(2)连接,所述蓄热水箱(2)通过注热流体输入管(23)与开采井井口(11)连接;所述海水源热泵(10)、板式换热器(9)和海上浮动平台(22)顺次连接,且海上浮动平台(22)通过泵与板式换热器(9)、海水源热泵(10)顺次连接,所述海水源热泵(10)通过注热流体输入管(23)与开采井井口(11)连接;所述蓄热水箱(2)与板式换热器(9)之间设置有管道,所述海水源热泵(10)与泵(4)连接,所述海水源热泵(10)与蓄热水箱(2)连接;所述水合物储层(16)位于上覆地层(12)下方,位于下覆地层(15)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太阳能-海水能联合供热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5)、太阳能发电装置(6)、控制转换装置(7)和过热装置(14);所述过热装置(14)设置于开采井(13)内,所述过热装置(14)通过电缆(21)与控制转换装置(7)连接,所述控制转换装置(7)分别与蓄电池(5)、太阳能发电装置(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太阳能-海水能联合供热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采井(13)、采出井(17)和蓄热水箱(2)内均设置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8),所述温度和压力传感器(8)与监测控制器(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太阳能-海水能联合供热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源热泵(10)由蒸发器(26)、压缩机(27)、冷凝器(28)、节流装置(29)和内循环泵(30)组成;所述蒸发器(26)、压缩机(27)、冷凝器(28)、节流装置(29)和内循环泵(30)首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24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物理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层气沉渣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