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1666.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4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吴龙刚;田波;李燕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西威迪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陈文香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内饰件加工 左螺旋 刀体 立铣刀 单刃 本实用新型 加工部件 排屑槽 切削刃 刀柄 刀痕 毛刺 表面光滑度 表面划痕 刃口位置 向下分力 呈弧状 后刀面 烤漆层 空心状 修光刃 切削 侧边 压紧 刀具 环绕 残留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包括刀体和刀柄;刀体和刀柄相连;刀体呈左螺旋空心状,刀体的一个侧边为切削刃,刀体内壁环绕的空心部分为排屑槽;切削刃的后刀面在刃口位置设有修光刃带;排屑槽的底部呈弧状。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在切削时能产生向下分力压紧烤漆层,可清除加工部件残留的刀痕,提高加工部件的表面光滑度,解决了使用刀具对汽车内饰件加工常出现的崩漆、毛刺以及表面划痕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材料多为复合层材料,最外层为烤漆,中间层为木质材料,里层为铝合金。针对这样的复合夹层材料,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件加工使用的刀具,在加工时非常容易出现崩漆、毛刺以及表面划痕等问题,影响外观,导致现在很多生产厂家选择先通过粗加工把基本的形状加工出来,然后再精加工,最后通过手工打磨,这样的工序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包括刀体和刀柄;
所述刀体和所述刀柄相连;
所述刀体呈左螺旋空心状,所述刀体的一个侧边为切削刃,所述刀体内壁环绕的空心部分为排屑槽;
所述切削刃的后刀面在刃口位置设有修光刃带;
所述排屑槽的底部呈弧状,该弧状由半径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弧段平滑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刃的螺旋角α角度为40°~60°。
进一步地,所述修光刃带的幅宽为0.03mm~0.05mm,所述修光刃带的后角β角度为1°~3°。
进一步地,所述后刀面的后角γ角度为20°~30°。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刃的前刀面呈光滑曲面,所述前刀面的前角θ角度为10°~20°。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刃的刃口、所述修光刃带和所述排屑槽的表面均经抛光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刀体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螺旋状倾斜平面,所述螺旋状倾斜平面与所述刀体具有相同的螺旋方向和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在刀柄上设有左螺旋空心状的刀体,刀体的一个侧面为切削刃,刀体内壁环绕的空心部分为排屑槽,排屑槽的底部呈弧状,使用时,切削刃对加工部件进行切削,切屑从排屑槽向下排出,排屑槽的弧状底部使得切屑更快排出;切削刃的后刀面在刃口位置设有修光刃带,使用时,用于清除加工部件残留的刀痕,提高加工部件的表面光滑度,消除震刀现象使刀具在切削过程中更加平稳。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在切削时能产生向下分力压紧烤漆层,可清除加工部件残留的刀痕,提高加工部件的表面光滑度,解决了使用刀具对汽车内饰件加工常出现的崩漆、毛刺以及表面划痕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削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加工专用左螺旋单刃立铣刀的加工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西威迪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西威迪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1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