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前处理的阴极-阳极联合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0922.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6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合富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C25D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杨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板 油箱 阴极 本实用新型 电镀前处理 电流控制器 阳极 表面连接 除油装置 电解除油 导电板 电解液 电解液流动 周期性变化 贯通连接 连接导线 时间成本 阳极电解 阴极电解 贯穿孔 均布 液管 电解 流出 联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镀前处理的阴极‑阳极联合除油装置,涉及电解除油技术领域。包括除油箱,除油箱内设有三块电解板;第一电解板和第二电解板以及第三电解板通过连接导线和电流控制器,在电流控制器的作用下,依次实现第三电解板中工件的阴极电解和阳极电解;第三电解板表面连接导电板,导电板一表面连接导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可根据电流短期周期性变化而改变极性的第三电解板和电解板进行配合使用,电解除油效果好,节省了时间成本,通过在除油箱一表面贯通连接出入液管,控制电解液的进入和流出,提高电解速率,通过在第一电解板和第二电解板表面均布开有贯穿孔,使得除油箱中电解液流动更加均匀,电解板与电解液接触面更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除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镀前处理的阴极- 阳极联合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除油又称电化学除油,是在碱性溶液中,以工件为阳极或阴极,采用不锈钢板、镍板、镀镍钢板或钛板为第二电极,在直流电作用下将零件表面油污除去的过程。电化学除油液与碱性化学除油液相似,但其主要依靠电解作用强化除油效果,通常电化学除油比化学除油更有效,速度更快,除油更彻底。
电化学除油实践上中通常有阴极除油、阳极除油。阴极除油的特点是在制件上析出氢气,除油时析氢量多,分散性好,气泡尺寸小,乳化作用强烈,除油效果好,速度快,不腐蚀零件。但析出的氢气会渗入金属内部引起氢脆。阳极除油的特点是在制件上析出氧气,除油时,一方面氧析出泡少而大,与阴极电化学除油相比,其乳化能力较差,因此其除油效率较低,严重影响后续电镀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前处理的阴极-阳极联合除油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可根据电流短期周期性变化而改变极性的第三电解板和电解板进行配合使用,电解除油效果好,节省了时间成本,通过在除油箱一表面贯通连接出入液管,控制电解液的进入和流出,提高电解速率,通过在第一电解板和第二电解板表面均布开有贯穿孔,使得除油箱中电解液流动更加均匀,电解板与电解液接触面更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镀前处理的阴极-阳极联合除油装置,包括除油箱和电流控制器,所述除油箱为一无盖箱体;所述除油箱内表面装有电解液,所述除油箱内表面设置有第三电解板;所述除油箱内表面固定有第一电解板和第二电解板,所述除油箱一表面固定有底部支架;所述第三电解板位于第一电解板和第二电解板之间;所述第一电解板和第二电解板一表面均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与电流控制器的阴极或阳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解板的接线端口通过导线与电流控制器的阳极或阴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流周期性的反向,调速和制动;所述第三电解板一表面开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导电板配合;所述第三电解板一表面设置有若干盲孔;所述盲孔与工件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板一表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电解板配合;所述第一电解板一表面设置有若干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在10~25c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解板的电流密度一般控制在0.5~1.5A/㎡。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控制器通过外接高频电源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一侧面开有贯通孔;所述出液管贯通连接除油箱;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在35~45c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通过除油箱和电控系统相互配合,根据电流短期周期性变化而改变极性,实现联合电解除油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先用阴极除油3~7min,再用阳极除油0.5~2min,以此综合阴、阳极除油的优点达到对油污的彻底清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线与第三电解板接线端口和电流控制器的阳极或阴极电性相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流周期性的反向,调速和制动,分步电解除油更充分,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合富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合富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0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活控制环境参数的镀层或钝化层制备装置
- 下一篇:铸锭炉热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