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高频同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90565.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华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刘先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棒 凸出部 螺纹 壳体 螺纹连接 探针固定 高频同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探针 同轴连接器 操作完成 壳体内部 内侧螺纹 变形的 连接片 内螺纹 损坏率 外螺纹 同轴 挂钩 节约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高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螺纹连接有探针固定件,所述探针固定件上同轴设有探针,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设有螺纹凸出部,所述螺纹凸出部上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所述螺纹凸出部的内侧与探针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凸出部的外侧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有多组第一转动棒、第二转动棒和第三转动棒,能够对变形的探针进行恢复,使其可重新使用,且在操作完成后可将第一转动棒、第二转动棒和第三转动棒进行拉动使其离开壳体内部,并将连接片挂在挂钩上,完成第一转动棒、第二转动棒和第三转动棒与外壳的固定连接,使用方便,减少同轴连接器的损坏率,节约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高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是装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具有寿命长、性能优越、连接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波设备和数字通信设备的射频回路中连接射频同轴电缆。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励,不仅要求产品的性能可靠,同时,产品的价格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同轴连接器指连接两个轴的端部所用到的零件,以保证两个轴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一般用来连接主动轴与从动轴,将主动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从动轴。同轴连接器的类型分为同轴连接器、双同轴连接器、三同轴连接器、高压同轴连接器、PCB同轴连接器。
现有的同轴连接器上的探针在插接时有时会因为使用不当造成偏移或变形,或者是受到外力作用下导致其变形,导致探针无法使用,且无法通过自身对探针进行恢复性调节,需要更换同轴连接器,十分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高频同轴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的同轴连接器上的探针在插接时有时会因为使用不当造成偏移或变形,或者是受到外力作用下导致其变形,导致探针无法使用,且无法通过自身对探针进行恢复性调节,需要更换同轴连接器,十分浪费资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高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螺纹,所述壳体的内侧螺纹连接有探针固定件,所述探针固定件上同轴设有探针,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设有螺纹凸出部,所述螺纹凸出部上设有内螺纹与外螺纹,所述螺纹凸出部的内侧与探针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凸出部的外侧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冒,所述探针两侧的壳体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转动棒,所述第二转动棒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棒与第三转动棒,所述第一转动棒位于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三转动棒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棒远离第二转动棒的一端固定连接压板,所述第一转动棒远离第二转动棒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有挂孔,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与连接片相匹配的挂钩,所述第二转动棒与第三转动棒的外侧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压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为橡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棒、第二转动棒以及第三转动棒的外侧均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设有四个第一转动棒、第二转动棒、第三转动棒以及压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有多组第一转动棒、第二转动棒和第三转动棒,能够对变形的探针进行恢复,使其可重新使用,且在操作完成后可将第一转动棒、第二转动棒和第三转动棒进行拉动使其离开壳体内部,并将连接片挂在挂钩上,完成第一转动棒、第二转动棒和第三转动棒与外壳的固定连接,使用方便,减少同轴连接器的损坏率,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华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华精密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90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型PS/2接头
- 下一篇:电池汇流排及电池模组